本型食物中毒发病迅速,潜伏期为2~6小时,80%在3小时以内。
消化系统症状有流涎、恶心、呕吐、腹泻、中上腹疼痛等;呕吐较重,腹泻较轻,呕吐物可含胆汁或血性黏液,腹泻多为稀便、水样或黏液便。婴、幼儿对葡萄球菌的耐受力较弱,故病情较成人为重。
呕吐、腹泻剧烈者可致痉挛、脱水,甚至发生休克。一般不发热或微热。
潜伏期2~5h,极少超过6h。起病急骤,有恶心、呕吐,中上腹部痉挛性疼痛,继以腹泻。呕吐最为突出,呕吐物可带胆汁、黏液和血丝,腹泻呈水样便或稀便,每天数次至数十次不等。重症可因剧烈吐泻引起脱水、虚脱和肌肉痉挛。体温大多正常或略高。绝大多数患者经数小时或1~2h内迅速恢复。
葡萄球菌病主要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家禽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在临床上常表现多种类型,如关节炎、腱鞘炎、脚垫肿、脐炎和葡萄球菌性败血症等,给养禽业造成较大的损失。病原典型的葡萄球菌为圆形或卵圆形,常葡萄状排列,革兰氏染色阳性,无鞭毛,无荚膜,不产生芽胞,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健康禽类的皮肤、羽毛、眼睑、粘膜、肠道等都有葡萄球菌存在,同时该菌还是家禽孵化、饲养、加工环境中的常在微生物。
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是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肠毒素所致,现已知有A、B、C(Cl、C2)、D、E等5种血清型,以A型毒素引起食物中毒最为常见,约占50%。此类毒素耐热力很强,经加热煮沸30分钟,仍可保持毒力而致病。引起中毒常见的为淀粉食品、乳及乳制品、肉、鱼及蛋类等。本病以夏秋两季发病为多,临床表现系由肠毒素所致,与细菌本身无关,因此本病无流行传染性。
1、传染源
传染源主要为带菌者和患者人群带菌者相当普遍,在一般正常人群中约20%~40%鼻咽部带有葡萄球菌,医务人员带菌率可高达50%~70%。这些带菌者充当了葡萄球菌的贮存宿主有葡萄球菌皮肤化脓性感染和上呼吸道感染者是重要传染源。极少被患葡萄球菌乳腺炎的乳牛污染的牛奶而引起。
2、传播途径
通过葡萄球菌污染的食物,如淀粉类(饭、粥、米面、糕点)鱼、肉、乳制品等,致使该菌繁殖并产生大量肠毒素,引起传播。
3、人群易感性
各年龄、性别均易感。本病易发生于夏秋季,病愈后不产生明显的免疫力。
1、一般治疗
轻型患者不需特殊治疗,能自愈。重者可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然后用蓖麻油20ml导泻,以便除去未吸收的肠毒素及致病菌。
2、对症及支持疗法
严重呕吐、腹泻者可用甲氧氯普胺10mg/次,肌内注射;亦可用氯丙嗪25mg/次,或阿托品0.5mg/次,肌内注射。同时补充水、电解质、保持水、盐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3、抗菌药物治疗
由于本病主要由肠毒素所引起,一般不需应用抗菌药物。严重感染者,有高热者可选用下列一种抗生素: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头孢噻吩、头孢唑林等。4~6g/d,分2次或3次加入生理盐水200ml稀释后静脉滴注。亦可选用喹诺酮类。如有条件者,可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有效抗生素。
禁止食用腐败变质以及病死、毒死和死因不明的畜禽肉类。对肉食品类要严格做到防蝇、防尘、防双,工具要专用,生熟要分开。
杀灭病原菌。做到熟肉过夜要回锅加热。剩饭、刹莱食用前一定要彻底加热。
凡是接触过生肉和生动物内脏的容器、用具等要及时洗剧消毒,严格做到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感染。
低温冷藏生肉、熟食及其他动物性食品,都要放在10℃以下的冷藏室里。如果没有冷藏设备,应尽f把食品放在阴凉通风处,存放的时间不宜过长。
防止动物性食品被人群中带菌者及带菌的动物、污水、容器和用具等污染。严禁海产品与其他熟食品混杂,防止海产品污染其他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