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中国武术可谓说是历史悠远,源远流长了。那么你对中国传统的武术的了解有多少呢?学习中国武术对我们的身体是不是有所帮助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给你解说下吧!
中国武术的渊源 你知道吗
武术是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是以“内外兼修”、“术道并重”为特点的运动。
在其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中,武术摄养生之精髓,集技击之大成,玄机秘法,深奥莫测,蕴含中国传统哲理之奥妙。武术作为一种技能和技艺,还有待于人们去认识去挖掘、整理和发展。
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为了获取生活资料,生存自卫逐渐学会了使用拳打脚踢、绊、摔、等动作,手格猛兽,尤其是私有制萌发后,部落间的战争使人与人相互打斗的技术不断发展。
散手古称:相搏、手博、白打、拍张、手战等,又称打擂台,俗称散打。
春秋战国时战争频繁,“相搏以较普遍在军队中和在民间也有了较技的场面出现,加之在军事上,兵法理论的传播及在武艺的理论上也有发展。
秦朝时叫“手搏”,比武已十分盛行,1975年在湖北江陵县凤凰山的秦墓中出土的文物上就有“手搏”比赛的场面。
隋唐五代时,“手搏”、“角抵”,倍受重视,比赛几乎形成制度。
当时的“手搏”、“角抵”比赛中可看出大体规则情况:
一、不按体重分级;
二、主要用踢、打、摔的技法,活动场地多在方形的台子上进行,没有护具,比赛时多赤身穿短裤,犯则处罚不明显,获胜者给于重奖。
宋代“手搏”作为强身、活动手足的重要手段,比赛很盛行。
元朝、明朝时徒手较量的技艺发展的很迅速,正规的比赛民间叫打擂。
清代伴随习武的盛行和农民运动的开展出现了不少练武的“社”、“馆”因而通过比武较量发展技艺,“打擂”在民间也很流行。
民国初期,习武开禁拳技之风蓬勃一时。
1909霍元甲在上海创办精武体操学校,1910年3月改为精武体育会。
1928年10月,中央国术馆在南京举办第一届国考,比赛10天。参加者是国术馆的教师和学生,散手比赛三局二胜,采用双败淘汰制。
比赛在长方形的场地上进行,打法不限流派,不以体重分级。
规则要点不带任何护具,凡用手、肘、脚、膝击中对方任何部位得一点,击中眼部、喉部、裆部为犯规,犯规三次取消比赛资格,犯规严重者一次即取消比赛资格。
1933年中央国术馆在南京举办“第二届国术国考”,大部分省市都派有代表,人数不限,项目有男、女散手,男、女短兵。
新中国成立后,武术被当作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加以继承和发展。
1952年武术正式被列为推广项目,先将武术套路运动形式作为推广表演竞赛的重点,但散手仍在民间流行。
1979年3月至1987年,国家体委搞了多次的试点,散手在民间武术界也很盛行,1979年3月至1987年,国家体委搞了多次的试点,调赛和研究。
1985年在南宁举行了首届全国公安武警系统的武术散手比赛,从此成为公安系统每年一次的正式比赛。
1988年,中国武术协会首次举行了国际武术散手擂台邀请赛。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近60名运动员进行了3天的激烈角逐。
1989年,散手被批准列为体育正式竞赛项目。
中国武术历史悠久,它的拳种繁多,门派林立,不仅仅是其攻防自卫,养身健体,艺术审美的功能。
更重要的是武术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哺育中发展起来的,受中国古代道家、儒家、释家等诸子百家等思想的影响又含涉有传统医学、孙子兵法等理论,形成了独有的武学文化。
古代的哲学思想辩证法无不体现在武术的理论与实践中,如:太极说、五行说、八卦说等,阴阳学说、刚柔说、生克制化等的辩证思想,儒家的艺无德不立,尊师、谦和、忍让等武林遵奉的道德标准。
佛家的慈悲为怀,以仁为本,化恶扬善等戒条。结合传统医学的养生、伤科推拿、以及孙子兵法在技击中的运用,对传统武术的发展在理论上起到核心的指导推动作用。
武术发展到宋元以后已形成众多武术流派,明代以后发展更加迅速,拳种繁衍众多,派别林立,清初黄宗羲曾有内、外家之说,明末清初,武术界又常有所谓南派、北派说,认为南派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
北派则有弹腿、查拳、八极、八翻、通背、劈挂、戳脚、少林、长拳、迷踪、地躺拳等、又有以自然、山川地理分为:武当派、峨眉派、少林派、衡山派等等。
又有以太极形意八卦为内家:少林等为外家,又有以动物命各的象形拳,如:虎拳、鹤拳、螳螂拳、鹰爪拳、猴拳、蛇拳等,中华武术可谓博大精深。
仅以中国武术大词典收录的流传于全国各民族人民中间的武术拳种就有320多个,拳术套路750多种,各种器械套路720多个,可谓百花齐放。
但不论何拳种都讲神形兼备,内外兼修,阴阳对立统一观等古老的哲学思想无不渗透于武术的术道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直接交融显现在武术的理论和实践中。
中国传统武术讲“巧”的追求,而不同于西方人力的崇拜。
武术的技击散手是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武术学以致用的体现。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体育走进千家万户。随着市场化的深入,散打愈来愈受到国内外人们的喜爱,在其发展的过程当中,有过不少曲折沉浮。
自1989年,散打被国家体委批准列为体育正式的竞赛项目以来,对宏扬中国武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散打即有别于其它体育项目,也有别与世界各国的搏击术。
散打是竞技体育的运动项目,突出了对抗性的特点,为了安全,取消了易至人伤残的打法。
如:拿法、肘法、膝法等技法,并规定了禁击部位:裆、后脑、颈等部位。武术散打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是在传统武术技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运用踢、打、摔的技法来展现,在规定的场地上,遵循制定的规则来完成比赛。
散打近年来在各级体育部门的领导下发展很快,结合现代科学的训练方法水平在不断的提高。
随着世界体育的蓬勃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参与体育观注体育以然成风,各国武技的相互交流也在迅猛发展,争相推向奥运。人们在观赏它的审美价值外,更关注它的实战性。
在中美之战散打对拳击的胜利之时也要看到不足,散打在世界搏坛的位置和危机感,现在放开了对膝法的限制但还够,过多的限制只会束缚自己的手脚。
现在世界自由搏击的堀起,各国武技的发展,要使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永立世界巅峰,就要在加强散手科学训练的同时,挖掘传统的武术技击理论和技击方法,去伪存真、融合在散打的教学训练中。
更好的宏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博大精深的技击术,找回武术的魂魄,扬我国威,强我民族,迎接来自各国武坛的挑战。
教你中国武术健身操
你觉得健身很无趣吗?不彷来试试现在当热的功夫健身法吧!现在健身再也不是单单只是举举哑铃、跑跑步而已。
源自于中国传统武术的健身操或是有氧运动正袭卷全世界,许多健身房也纷纷推出类似的课程。
例如结合了空手道、跆拳道、拳击和所组成的战斗拳击有氧运动,搭配节奏强烈的音乐,不但可以燃烧脂肪又不会觉得无聊。
当然,中国武术也有比较缓和的招式,例如强调调身、调心、调息的保健气功或是元极舞、太极拳,除了具有消除疲劳的功效之外,还具有强化身体与内脏的特点。
在此,我们将示范一系列以中国基本武术招式为基础的健身操,你也可以当作从事运动前的暖身运动,绝对让你整天生龙活虎、神清气爽!
武术的特点及作用
武术特点:
寓技击于体育之中:
武术最初作为军事训练手段,与古代军事斗争紧密相连,其技击的特性是显而易见的。在实用中,其目的在于杀伤、制服对方,它常常以最有效的技击方法,迫使对方失去反抗能力。
这些技击术至今仍在军队、公安中被采用。武术作为体育运动,技术上仍不失攻防技击的特性、而是将技击寓于搏斗运动与套路运动之中。
搏斗运动集中体现了武术攻防格斗的特点,在技术上与实用技击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从体育的观念出发,它受到竞赛规则的制约,以不伤害对方为原则。
如在散手中对武术中有些传统的实用技击方法作了限制,而且严格规定了击打部位和保护护具,短兵中使用的器具也作了相应的变化,而推手则是在特殊的技术规定下进行竞技对抗的。
因此,可以说武术的搏斗运动具有很能强的攻防技击性,但又与实用技击有所区别。
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及广泛的适应性:
既究形体规范,又求精神传意、内外合一的整体观,是中国武术的一大特色。
所谓内,指心、神、意等心志活动和气息的运行;
所谓外,即手眼身步等形体活动。内与外、形与神是相互联系统一的整体。
武术“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特点主要通过武术功法和技法来体现。
“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是各家各派练功的准则,武术的练习形式、内容丰富多样,有竞技对抗性的散手、推手、短兵,有适合演练的各种拳术、器械和对练,还有与其相适应的各种练功方法。
不同的拳种和器械有不同的动作结构、技术要求、运动风格和运动量,分别适应人们不同年龄、性别、体质的需求,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练习。
同时,它对场地、器材的要求较低,俗称“拳打卧牛之地”,练习者可以根据场地的大小变化练习内容和方式,即使一时没有器械,也可以徒手练拳、练功。
一般来说,受时间、季节限制也很小。
较之不少体育运动项目,具有更为广泛的适应性。
武术的作用:
高素质,健体防身:
武术套路运动其动作包含着屈伸、平衡、跳跃、翻腾、跌扑等,人体各部位几乎都要参与运动。
系统地进行武术训练,对人体速度、力量、灵巧、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要求较高,人体各部位“一动无有不动”,几乎都参加运动,使人的身心都得到全面锻炼。
武术运动讲究调息行气和意念活动,对调节内环境的平衡,调养气血,改善人体机能,健体强身十分有益。
锻炼意志,培养品德:
练武对意志品质考验是多面的。练习基本功,要不断克服疼痛关,磨练“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常年有恒,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
套路练习,要克服枯燥关,培养刻苦耐劳,砥砺精进,永不自满的品质。遇到强手克服消极逃避关,锻炼勇敢无畏、坚韧不屈的战斗意志。
经过长期锻炼,可以培养人们勤奋、刻苦、果敢、顽强、虚心好学、勇于进取的良好习性和意志品德。
竞技观赏,丰富生活:
武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无论套路表演,还是散手比赛,历来为人们喜闻乐见。
唐代大诗人李白好友崔宗宗赞他“起舞拂长剑,四座皆扬眉”;杜甫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中有“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的描绘。汉代打擂台,“三百里内皆来观”。
都说明无论是显现武术功力与技巧的竞赛表演套路,还是斗智较勇的对抗性散手比赛,都会引人入胜,给人以美的享受,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交流技艺,增进友谊:
武术运动蕴涵丰富,技理相通,入门之后会有“艺无止境”之感。
群众性的武术活动,便成为人们切磋技艺,交流思想,增进友谊的良好手段。
随着武术在世界广泛传播,还可促进与国外武术爱好者的交流。许多国家武术爱好者喜爱武术套路,也喜爱武术散手,他们通过练武了解认识中国文化,探求东方的文明。
武术通过体育竞赛、文化交流等途径,在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小编温馨提示:中国武术现已成为大家每天锻炼的必要运动了,它不仅可以强身健体,有时候还能防身。武术还可以锻炼意志,培养品德,交流技艺,增进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