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晚上打太极拳不能朝西
早不朝东,晚不面西,永不向北,午后不朝南。其道理在于使人体锻炼符合宇宙大地的气的变化运行,最好不要违背自然规律。在晚上八点至九点为阴气上升。这时运动可调动内气,同时容易向外吐放蕴藏在脏腑内的浊气,而可以加强脏腑经络活动功能,疏通气血,有利于子夜入眠后人体阴气转向上升之时吸取同质大气。练拳时间也跟日常生活习惯有关。因为清晨人的精力旺盛,记忆力极强。且睡了一夜后,肌骨可由于肢体活动而除滞消涩。在睡前时间,由于一天的活动,关节肌腱活动开了,便于大幅度、高难度的动作演练,利于动作的动力定型,而且运动中精力的消耗又容易通过睡眠得到及时恢复。由此可见,运动时间直接关系到运动的效果。只有正确地掌握和科学地按时间锻炼,才能在短时间内收到最佳效果。
2、太极拳练习姿势
2.1、静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练拳都要求思想安静集中,专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深匀自然,不可勉强憋气。
2.2、中正安舒,柔和缓慢,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
2.3、动作弧形,圆活完整,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转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作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
3、太极拳对人体各部位姿势的要求
头:保持“虚领顶劲”,有上悬意念,不可歪斜摇摆,眼要自然平视,嘴要轻闭,舌抵上颚;
颈:自然竖直,转动灵活,不可紧张;
肩:平正松沉,不可上耸、前扣或后张;
肘:自然弯曲沉坠,防止僵直或上扬;
腕:下沉“塌腕”,劲力贯注,不可松软;
胸:舒松微含,不可外挺或故意内缩;
背:舒展伸拔,称为“拔背”,不可弓驼;
腰:向下松沉,旋转灵活,不可前弓或后挺;
胯:松正含缩,使劲力贯注下肢,不可歪扭、前挺;
腿:稳健扎实,弯曲合度,转旋轻灵,移动平稳,膝部松活自然,脚掌虚实分清。
1、加强肌肉骨骼系统运动
太极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弧线动作,也使得全身肌肉群和肌肉纤维运动加强,使关节囊和关节韧带在肌肉的牵拉运动中得到良好锻炼,加强了关节的稳固性、柔韧性和灵活性。
2、有助于心血管系统健康
练习太极拳要气沉丹田,腹式呼吸时膈肌和腹肌收缩与舒张,促进血液循环。同时,肌肉活动时毛细血管充分开放,加速静脉和淋巴的回流速度,改善微循环,从而减轻心脏负担,有助于保持心脏、血管和淋巴系统的健康。
3、增强呼吸机能
深长细缓的呼吸特点,对提高肺部的通气和换气功能有良好作用。长期练习者,呼吸频率会减少,肺活量和呼吸差会增大。
4、促进物质代谢
神经系统对内脏器官调节过程的改善,对肠胃也起到按摩作用,促进肝内血液循环,增强肾上腺素的分泌功能,改善体内的物质代谢。长期练习太极拳,可以增进食欲,促进消化,降低胆固醇含量和软化动脉。
双脚平行向前,小腿与地面垂直。身体慢慢后座,但不要撅屁股,背挺直,慢慢到膝盖受力小,大腿肌肉绷紧,这就是下盘要求的沉重稳。因为只有把力大部分放在大腿上,膝盖才不会受伤,站的才稳。
1、动步练习
迈步如猫行,迈步如临渊,讲的动步要轻灵沉稳。前进试探出腿,可以随机应变,不易被对方控制。太极拳出步凡前进必须先提腿,重心移在站立一腿。蓄劲于膝,再由屈而伸,足尖领劲,脚跟铲地而蹬出,然后足掌和足尖全面落实。
2、混元桩练习
双脚平行开立,略宽于肩,双膝微屈,圆裆扣步,含胸拔背,尾闾中正,双手抬于体前成抱球状,舌抵上腭,自然呼吸,鼻吸口呼。
3、静步练习
也是定步练习。弓步型两脚要踩在“川”字两端,既能兼顾前后,又能兼顾左右,重心稳定,转胯灵活。屈膝开胯圆裆,骶骨要有力下沉,带脉极为充实,臀部与足跟成垂直线,臀部之力要贯到足跟,由于躯于和上肢的重量下压,膝关节在量变过程中逐渐史坚固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