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打太极拳带口令好还是不带好
跟着音乐练太极操想慢也慢不下来,从一起势,就着急忙慌地向前赶,赶到收势,好像在完成某样劳作,全然不注意拳中的各种体验和感受。尤其是放着音乐喊着口令,那更是不能慢了。
时间长了,大家都以为太极操就是太极拳,全然没了打拳者那份悠然自得、宁静志远的感觉。不能慢,就不能沉,拳打在上半身,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半身太极。
练太极拳最好不要音乐,让拳路不受音乐的催促,而是跟着自己的呼吸,一层一层的向前推进,去感受每招每式的阴阳开合、阴阳转换。最理想是找环境幽静,(最好是接地气而不是水泥地面)独自慢慢练习。
2、如何练太极拳
静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练拳都要求思想安静集中,专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深匀自然,不可勉强憋气。
中正安舒,柔和缓慢,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轻柔匀缓。
动作弧形,圆活完整,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转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作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
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即动作要连绵不断,衔接和顺,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
3、练习太极拳的要领
虚领顶劲:头颈似向上提升,并保持正直,要松而不僵可转动;
含胸拔背、沉肩垂肘:即胸要含不能挺,肩不能耸而要沉,肘不能抬而要下垂,全身要自然放松;
手眼相应,以腰为轴,移步似猫行,虚实分清:指打拳时必须上下呼应,融为一体,要求动作出于意,发于腰,动于手,眼随手转,两下肢弓步和虚步分清而交替,练到腿上有劲,轻移慢放没有声音。
1、忌神不守舍
太极拳是三分形式七分意,十分技巧在神气。招为术,神为势,有招无神招无力,招术神通才灵威。神力透心,神威难测,神光威严赛锐器。练太极拳一定要达到手、眼、身合步,精神气意通。
2、忌松散无力
松是太极拳之门,是太极拳练者入门的第一关,松是使关、节、椎松开,使肌、腱、肤扩张,让气血直达梢端。不是松散、松懈。
3、忌僵硬练力
太极拳是用意不用力,是柔中藏刚,松是太极之门,僵硬是太极之绊,用气滞气,用力伤气,是太极拳之大忌。
4、忌突击使招
太极拳的技击法则是:不撞不顶,逆来顺受,以力而化力,以四两拔千斤。突击使招不但不能取胜,反而容易两败俱伤。
5、忌轻浮奇舞
身沉则气沉,轻浮则气燥,平、稳、沉、实是太极拳的基本要求,“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是太极拳之拳法,“圆、旋”是太极拳法运动的轨迹。是拳则有击,没有不打人之拳,太极拳是一种“巧妙力”之拳,轻浮奇舞,花花架子,好看不中用,也与养生无益。
6、忌串门走户
太极拳是内家拳,重点要内外双修,如参杂外家拳的招式修炼就很难登堂入室。
7、忌杂拳同练
练太极拳与其他杂家拳同练,容易造成体内气血散乱,很难练通周天。
对骨骼肌肉——矫正脊柱
打太极,对我们身体的脊梁骨脊柱,有很明显的锻炼效果。练太极几乎每个招式都会用到腰,长期的积累下来,对脊柱的形态和结构有良好的作用。“很少能看到练太极的老人会发生脊柱畸形的,驼背的也很少。”
驼背是典型的老年畸形,是衰老的结果,但是经常打太极拳的人,驼背的发生率就远比一般人少。经常打太极拳,脊柱的活动幅度比较好,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也会较低。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骨骼就会老化,这是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的重要原因,通过习练太极拳可以锻炼骨骼,让骨骼更加有韧性,这样,我们才能更加年轻,才有长寿的可能。
对呼吸——拥有“开阔”的心胸
太极爱好者,经常都拥有一颗“开阔”的心胸,这就要归功于长期的坚持。经常练习太极拳的人,肺组织的弹性好,胸廓的活动度也大,同时还会增强肺的通气功能。
太极拳,多半是以腹式呼吸为主,呼吸深长均匀,在反复的动作中,腹肌和膈肌经常运动,因此可以增加透气功能。又能通过腹压有规律地改变,使体内的血流加速,增进肺泡的换气功能,这些都有助于保持老人旳活动能力。
因此,我们经常看到打太极的老人,不气喘,恢复又很快,秘密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