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确选择衣物--糖尿病患者尽量不穿羊毛或化纤内衣,可选择宽松的纯棉衣物,以免刺激皮肤而引起瘙痒,鞋子宜选择宽口、厚底的鞋子,如果袜腰紧就用剪刀剪开几个小口。
2、注重皮肤清洁--糖尿病患者应勤换衣服,勤洗勤消毒毛巾,保持床单干燥清洁,同时也应注意皮肤清洁,每日要洗脸、洗脚、清洗外阴,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本身皮肤本来就干燥、抵抗力差,应避免长时间的泡澡或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
3、保持皮肤水分--洗澡会洗去皮肤表面的油脂,使皮肤水分流失而造成皮肤干燥瘙痒,应使用含有凡士林、硅油、羊毛脂等有较强保湿作用的护肤品,以避免皮肤里的水分过快蒸发,每日1~2次尤其沐浴后即刻使用效果会更佳。
4、使用止痒药物--皮肤干燥、轻度瘙痒的糖尿病患者应注意加强润肤效果,局部瘙痒可外用止痒药物,如瘙痒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内服药物,切勿搔抓皮肤,以免引起皮肤感染。
血糖水平高高血糖使血浆和组织液处于高渗状态,不仅可刺激神经末梢产生瘙痒感,还可引起细胞内脱水,导致皮肤干燥,从而加重瘙痒症状。
神经末梢炎糖尿病患者微循环障碍,周围神经营养障碍,导致神经髓鞘脱失,功能紊乱,感觉神经敏感度增高。外界刺激如冷热变化、衣服摩擦、接触化纤皮毛织物、饮酒食辣等均可诱发皮肤瘙痒。
免疫功能低下由于糖尿病患者体内葡萄糖不能充分利用,蛋白质代谢负平衡导致营养障碍;同时高血糖减弱了白细胞的杀菌能力,皮肤免疫功能下降。易继发感染如毛囊炎、体股癣、念珠菌病、滴虫等,从而加重皮肤瘙痒。
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严格控制好血糖,这是改善瘙痒症状的基础。在皮肤科医师指导下,根据病情、发病季节及个体情况的不同选择治疗方法。
1、选择外用药物
轻度瘙痒者可外用止痒性洗剂、霜剂等。严重皮肤瘙痒不伴感染者,可外用弱、中效皮质激素软膏。伴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外阴瘙痒,可局部使用抗真菌药。
2、选择内服药物
全身性瘙痒可内服抗组胺类药物,补充钙剂、维生素C等。此外,尚可补充营养神经药物,如维生素B1、B12等。
3、物理治疗
全身性瘙痒病可行紫外线照射、药物熏蒸等。
关于糖尿病皮肤瘙痒形成的机制,中医学认为主要与血热、血瘀、血虚有关,湿热内郁肌肤所致者,尤其多见。因为糖尿病在中医学称为“消渴病”,内热伤阴耗气是其基本病机,内热包括胃肠结热、脾胃湿热、肝经郁热等多种。内热伤阴可以导致阴血不足,内热郁于血分,可以导致血热,久病入络,久病多瘀,又常见血瘀,所以这些因素掺杂在一起,均可称为皮肤瘙痒发生的重要原因。而糖尿病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久病多虚,或存在阴虚,或存在气虚,更多气阴两虚,甚至阴阳俱虚,而“正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处”,抵抗力降低,容易合并各种感染,包括细菌感染、真菌感染、滴虫感染等,即正气不足,湿热外浸,或正虚之下,邪毒内生,均可导致炎症性皮肤瘙痒的发生,如妇女外阴阴道炎等。
血瘀证糖尿病皮肤瘙痒患者病程较久者,常见血瘀证,临床可表现为皮肤瘙痒,久治不愈,入夜加重,抓痕紫暗,皮肤局部甲错如鱼鳞,或有黑斑,患者颜面可有瘀斑,唇舌紫暗,或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舌有紫斑,脉弦或涩。治疗当活血化瘀止痒,方剂可用桃红四物汤、桃核承气汤等,中成药可用丹七片、大黄蛰虫丸、当归苦参丸等。
湿热证糖尿病皮肤瘙痒患者,尤其是肥胖患者,女性外阴阴道炎患者,男性合并湿疹等皮肤病的患者,或糖尿病肾病肾衰尿毒症者,湿热所致者,非常多见。所以中医学有“湿盛则痒”之说。临床可表现为皮肤瘙痒,潮湿多汗,缠绵难愈,入夜加重,抓痕流水,或伴有皮肤局部糜烂,皮疹流水,妇女则带下量多,阴道瘙痒,大便不爽,小便黄赤,患者颜面可见晦暗、垢腻,同时可兼有头身困重,脘腹满闷,腰腿酸困等症状,舌偏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治疗当清热除湿止痒,方剂可用二妙散、萆薢渗湿汤、龙胆泻肝汤等,中成药可用四妙丸、龙胆泻肝丸、当归苦参丸等。
另外,糖尿病皮肤瘙痒患者,中医药外治法也很值得重视。临床上其最常用者,莫过于地肤子、苦参之类。我们临床应用中药外治之法,主要分干湿二型,进行辨证论治。所谓干型,即皮肤干燥,皲裂,脱屑,肌肤甲错者,外治可用润燥止痒方,药物选用桃仁、红花、紫草、苦参、芒硝等;所谓湿型,即皮肤湿痒,多汗,或局部糜烂流水者,外治可用燥湿止痒方,药物选用地肤子、苦参、枯矾等。要求水煎,先熏后洗。注意药汤不可过热,以免烫伤皮肤,成为皮肤坏疽的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