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脑出血后遗症病人需要照顾,重度病人有三分之一需要别人照顾,所以给家属造成很大的负担。
1.2、偏瘫是脑出血后遗症中最常见的一个表现,主要包括一侧肢体肌力减弱,活动不便或是不能完全自如活动,经常出现同侧肢体感觉障碍如冷热,疼痛等感觉轻微或完全不知,还可能伴有同侧的视力障碍。
1.3、脑出血后遗症还可表现为头晕、头痛、失眠、恶心、呕吐、注意力分散、耳鸣、眼花、多汗、走路不稳、颈项酸疲乏、食欲减退、记忆力下降、痴呆等等。
1.4、主要表现是运动性失语,是指患者可以听懂别人说的话,却不能表达出自己的意思。感觉性失语是指无语言表达障碍,不仅听不懂别人说的话,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命名性失语是指看到某件物品,可以表达出它的用途,但却叫不上名称。
发病后1-2周内病情基本稳定时可及早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如:
2.1、坐卧练习:由家属扶病人反复作起坐、躺下动作;或在床的脚端拴一根绳子,让病人健康的手抓住绳子自行作起卧训练。
2.2、上肢锻炼:护理人员(或家属)站在病人患侧,一手握住患侧的手腕;另一手置肘关节略上方,将患肢行上、下、左、右、伸曲、旋转运动;护理人员一手握住患肢手腕,另一手做各指的运动。
2.3、下肢功能锻炼:一手握住患肢的踝关节,另一手握住膝关节略下方,使髋膝关节伸、屈、内外旋转、内收外展。一手握住患肢的足弓部,另一手做个趾的活动。也可让病人坐在凳子上,进行行走练习,进一步可搀扶病人行走练习。
进行一些语言功能训练:要耐心细致地一字一句进行练习,练习时,注意力要集中,情绪要稳定,说话节奏宜慢,先从简单的单字、单词练习。鼓励病人大胆与人交谈,也是一种语言锻炼的方法。
1、一般应卧床休息2~4周,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和血压升高。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注意瞳孔变化和意识改变。
2、保持呼吸道通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或吸入物。必要时及时行气管插管或切开术;有意识障碍、消化道出血者:直禁食24~48小时,必要时应排空胃内容物。
3、调整血糖,血糖过高或过低者,应及时纠正,维持血糖水平在6~9mmol/L之间。
4、明显头痛、过度烦躁不安者,可酌情适当给予镇静止痛剂;便秘者可选用缓泻剂。
5、降低颅内压,脑出血后脑水肿约在48小时达到高峰,维持3~5天后逐渐消退,可持续2~3周或更长。脑水肿可使颅内压增高,并致脑疝形成,是影响脑出血死亡率及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积极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是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重要环节。
6、一般来说,病情危重致颅内压过高,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及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1、外界因素:气候变化,临床上发现,脑血管病的发生在季节变化时尤为多见,如春夏、秋冬交界的季节,现代医学认为,季节的变化以及外界温度的变化可以影响人体神经内分泌的正常代谢,改变血液粘稠度,血浆纤维蛋白质、肾上腺素均升高,毛细血管痉挛性收缩和脆性增加。短时间内颅内血管不能适应如此较为明显的变化,即出现血压的波动,最终导致脑出血的发生。
2、情绪改变:情绪改变是脑出血的又一重要诱因,包括极度的悲伤、兴奋、恐惧等,临床工作总我们发现,多数脑出血患者发病之前都有情绪激动病史,甚至曾有人做过研究,证实临床上近30%的病人是因生气、情绪激动导致脑出血。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短时间情绪变化时出现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血压突然升高,原本脆弱的血管破裂所致。
3、不良生活习惯:吸烟对人体有较为严重的健康影响是得到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长期吸烟可以使得体内血管脆性增加,对血压波动的承受能力下降容易发生脑血管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