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根据使用的胰岛素种类选择相应的注射部位。即“使用短效胰岛素或与中效混合的胰岛素时,优先考虑的注射部位是腹部。对于中长效胰岛素,例如睡前注射的中效胰岛素,最合适的注射部位是臀部或大腿”。
2、定期检查注射部位
即“每次注射前检查注射部位,判断并避开出现疼痛、皮肤凹陷、皮肤硬结、出血、淤斑、感染的部位。如果发现皮肤硬结,请确认出现硬结的部位及硬结大小,避开硬结进行注射”。
3、定期轮换注射部位
即“每天同一时间注射同一部位(如医生推荐您每天早晨注射的部位是腹部,就应该一直选择在腹部注射,不要随意更换到其他部位)。每周按左右轮换注射部位(如大腿注射可以一周打左边,一周打右边)。每次注射点应与上次注射点至少相距1厘米。避免在一个月内重复使用同一注射点”。
4、一次性针头的使用
许多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往往一个针头用一周甚至更长时间才更换,这种做法不可取。因为注射笔用针头多次使用会造成针尖钝化、倒钩,不仅会使患者注射时痛感增加,而且容易产生皮肤硬结影响胰岛素吸收,并增加感染及断针的几率。
5、对针头选择角度的重视度
胰岛素应确保皮下注射。倘若进针太浅,只扎到皮层,则胰岛素吸收减慢,不利于血糖控制;倘若针进过深,药液很可能会注射到肌肉甚至静脉里,这样不仅会增加疼痛感,而且会显着加快胰岛素的吸收速度,导致血糖波动,增加低血糖风险。
6、注射前不忘记混匀胰岛素
对于外观不透明、非单一组分的胰岛素,如各种预混胰岛素及其类似物、低精蛋白胰岛素(NPH)等,不管是瓶装还是预充笔型制剂,都需要在注射前通过翻转或滚动的方法进行充分混匀。
1、不同原因的血糖波动
糖尿病患者有时在注射一段时间胰岛素后,发生不明原因的血糖波动。这时需要注意是否与胰岛素有关。
2、胰岛素注射可引发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和医生要全面了解病情,了解疾病状部对胰岛素抑剂作用的影响,努力掌握所使用的胰岛素制剂的时间与作用的关系,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以免发生低血糖。当发生低血糖时,应及时进食甜食或甜饮料。但要注意的是意识不清或晕迷要及时就医,不可让患者进食,以免发生生命危险。
3、胰岛素可引发肥胖
体重增加是胰岛素治疗常见的一种情况。糖尿病患者应适量运动以减轻体重。同时恰到好处的运动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以利于血糖的控制。
1、对糖代谢的影响
能加速葡萄糖的利用和抑制葡萄糖的生成,即使血糖的去路增加而来源减少,于是血糖降低。加速葡萄糖的利用。胰岛素能提高细胞膜对葡萄糖的通透性,促进葡萄糖由细胞外转运到细胞内,为组织利用糖提供有利条件,又能促进葡萄糖激酶(肝内) 和己糖激酶(肝外)的活性,促进葡萄糖转变为6磷酸葡萄糖。
从而加速葡萄糖的酵解和氧化;并在糖元合成酶作用下促进肝糖元和肌糖元的合成和贮存。抑制葡萄糖的生成,能抑制肝糖元分解为葡萄糖,以及抑制甘油、乳酸和氨基酸转变为糖元,减少糖元的异生。
2、对脂肪代谢的影响
促进脂肪的合成和贮存,抑制脂肪的分解。糖尿病时糖代谢障碍,脂肪大量动员,产生大量游离脂肪酸在肝脏氧化至乙酰辅酶A,然后变为酮体,若酮体产生过多则出现酮血症。胰岛素能抑制脂肪分解,并促进糖的利用,从而抑制酮体产生,纠正酮血症。
3、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促进蛋白质的合成,阻止蛋白质的分解。胰岛素可促进钾离子和镁离子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可促进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及三磷酸腺苷(ATP)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