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注射胰岛素可能会出现低血糖反应
一般都是由于胰岛素用量相对过大所致。为了避免在使用胰岛素的过程中出现低血糖反应,必须从小剂量开始使用,密切的监测血糖,逐渐调整胰岛素的用量,使胰岛素的用量逐渐的达到既能将血糖控制满意,又不至于出现低血糖的合适剂量。
2、注射胰岛素可能体重会增加
这也是胰岛素常见的副作用。胰岛素可以促进体内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如果糖尿病病人采取胰岛素治疗后不进行饮食控制,摄入热量过多,则造成体重的逐渐增加。
3、注射胰岛素可能屈光会不正
主要出现在胰岛素使用初期,且在胰岛素使用之前血糖水平较高的糖尿病病人。这种副作用是暂时性的,随着胰岛素使用时间的延长,血糖控制平稳后,这种副作用就会逐渐消失。
4、注射胰岛素可能会产生胰岛素抗药性
常见于肥胖、胰岛素用量偏大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在无酮症酸中毒的情况下,每日胰岛素用量大于200单位、持续48小时以上者可以确诊为胰岛素抗药性。
5、什么是胰岛素抗体
胰岛素抗体的出现有两种情况,一种出现于接受外源性胰岛素治疗的病人,主要和胰岛素制剂的纯度有关系,一种出现于从未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病人,称为胰岛素自身抗体。
6、胰岛素注射的注意事项介绍
6.1、使用中的胰岛素不必放入冰箱,未开封的胰岛素需放置于冰箱内(2―8摄氏度),取出后需升温后才可用。
6.2、选择合适的部位:脐周4―5cm以外,手臂上外侧,大腿前外侧,臀部。
6.3、消毒皮肤(75%酒精)。若为预混胰岛素,需上下颠倒十次左右,后双手搓揉十次。
6.4、选择合适剂量:旋转胰岛素笔的末端调节按钮,使箭头对准拟注射剂量的数字6.5、左手捏起注射部位的皮肤,右手握笔45度(瘦人)或垂直(胖人)快速进针,右手拇指按住笔尾不动,待胰岛素完全注入后默数6-8秒钟,拔针,棉签按住注射部位即可。
6.5、平素三餐需定时定量,备些糖果或饮料,以防低血糖。
6.6、针头最多使用三次,以免注射部位感染等。
1、抗胰岛素自身抗体
具有诊断价值。IAA应为未曾用过外源性胰岛素的病人体内检出可与胰岛素相结合的自身抗体。IAA的产生与I型糖尿病的发生有显着相关性。
2、胰岛细胞抗体
ICA可更早期发现I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出现抗胰岛细胞抗体阳性,可能以后会发生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或称I~型糖尿病是一种渐进的慢性疾病,IDDM具有一个独特的无症状糖尿病前期,该期甚至可持续多年,在此期间,患者胰岛素的早期释放在静脉注射或口服葡萄糖时表现较弱。
3、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是使谷氨酸转变为神经质γ-氨基丁酸的生物合成酶,广泛存在于动物及人的脑和胰岛组织中,并认为GAD可能是糖尿病自身免疫反应的始动靶抗原,用于Ⅰ型糖尿病的鉴别诊断和预测。因糖尿病为β细胞群对高危人群做这三种自身抗体的筛查,有助于防止或减慢该疾病的发生。自身抗体为阳性者,通常在以后的5~7年内,易转化为IDDM。
主要有胰岛素制剂,75%酒精,消毒棉签、胰岛素注射器;
1、注射前要检查胰岛素制剂: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密封无损。短效胰岛素外观澄清,若浑浊则不可使用,使用中长效胰岛素时应将胰岛素混匀,可放在双手间缓缓搓动,切忌上下剧烈摇动。
2、若放在冰箱里,注射前应提前30-60min从冰箱取出恢复温度;3、抽吸时一定要保证所需胰岛素剂量的准确性,防止低血糖和高血糖的发生;4、注射部位一定要用75%酒精消毒,若对酒精过敏,可用注射用水,禁用含碘类消毒剂5、注射部位可轻轻捏起(皮下脂肪较薄者)或用拇指与食指将皮肤绷紧(皮下脂肪较厚者),针尖刺入后呈先回抽,未见血液后轻推针栓,使胰岛素缓慢注入皮下,一般约3--5秒钟完成,而后迅速拔出针头,可用干棉球搽拭注射部位,切勿用力挤压与揉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