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使用胰岛素需要长期使用吗
得了糖尿病需要长期服用胰岛素吗?1型糖尿病需终身使用胰岛素1型糖尿病患者自身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经确诊后只能终身依赖外源性胰岛素代替治疗,以维持正常生活。因此Ⅰ型糖尿病病人必须用胰岛素治疗,以便更好控制血糖,保护胰腺。
在糖尿病的不同病程中,胰岛素的用量需进行及时调整。在发病初期,临床出现“三多一少”症状,约40%患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病,机体处于急性代谢紊乱期,血糖明显增高,尿糖、尿酮体阳性,此时需用较大剂量的胰岛素,尽快将代谢紊乱纠正,把血糖控制到满意水平。
2、胰岛素用量如何调节
胰岛素要根据空腹血糖及时调节用量,先保证空腹血糖降到5±1mmoI/L,用量四天调一次,其方法为空腹血糖值减5,差值以增加4个胰岛素用量降低一个血糖值计算。一次加混合量6-3U/天,四天测一次血糖,再根据血糖调节下一次胰岛素用量,3—4次调到空腹血糖达到目标值。调节用量过程中,长效用量一定要保持总用量的30±2%。若餐前常出现饥饿感,表明长效用量偏多,减长效2-4U/天。
当空腹血糖达标,再调餐后两小时血糖,保证餐后两小时血糖降到<8mmoI/L。餐后血糖偏高则要加短效胰岛素用量,按餐后血糖值减8的差值乘4计算,短效一次加6-3U/天,分次加到餐前餐后血糖都达标。若餐后血糖再升高,则有胰岛素抵抗,三餐主食量要减半,三小时后即加餐5块炉果,使血糖削峰填谷而近标。
3、胰岛素的使用原则
3.1、超短效或短效胰岛素主要控制三餐后的高血糖;中、长效胰岛素主要控制基础和空腹血糖。
3.2、三餐前短效胰岛素剂量分配原则:早>晚>午。
3.3、开始注射胰岛素宜使用超短效或短效胰岛素,初始剂量宜小,以免发生低血糖。
3.4、全日胰岛素剂量>40U者一般不宜一次注射,应分次注射。
3.5、长效胰岛素与短效动物胰岛素混合使用时,短效胰岛素剂量应大于长效胰岛素的剂量6、调整胰岛素用量应参考临床症状与空腹血糖、三餐前、后血糖、睡前血糖,必要时测定凌晨3时血糖及尿糖水平。
3.6、调整胰岛素剂量不要三餐前的剂量同时进行,应选择餐后血糖最高的一段先调整,若全日血糖都高者应先增加早、晚餐前短效胰岛素的剂量。
胰岛素作为一种生物制剂,应该保存在4℃~8℃的环境中,温度不能太低,如果冷过了头,就会失去效果。冰箱冷藏室里面的温度相对较低,不如冰箱门内的温度更适合。
一般说来,胰岛素并不是从冰箱里现拿现用。它需要在常温下注射,即使从冰箱中拿出,也要在室温下放置2~4个小时左右。目前一支胰岛素笔的剂量在300个单位,注射液的剂量在400个单位,大约可以在常温中保存使用一个月左右。
还需要注意的是,乘坐飞机时,胰岛素制剂也不要放在行李中托运,因为飞机行李舱的温度常在冰点以下,可能导致胰岛素制剂结冰失效。已经冷冻结冰的胰岛素制剂,不能解冻后再使用。此外,胰岛素也很怕热,即使在冬天,胰岛素也不能暴露在阳光直接照射之下。
1、腹部是胰岛素注射优先选择的部位,腹部的胰岛素吸收率达到100%,吸收速度较快且皮下组织较肥厚,能减少注射至肌肉层的风险,最容易进行自我注射。注射部位在脐周3厘米以外。
2、手臂的皮下层较薄,注射时必须捏起皮肤注射,因此不方便自我注射,可由他人协助注射。手臂皮下组织的胰岛素吸收率为85%,吸收速度较快。
3、大腿较适合进行自我注射,皮下层很薄,要捏起皮肤注射,皮下组织的胰岛素吸收率为70%,吸收速度慢。注意大腿内侧有较多的血管和神经分布,不适宜注射。
4、臀部皮下层最厚,注射时可不捏起皮肤。由于臀部的胰岛素吸收率低、吸收速度慢,较少使用,可注射中长效胰岛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