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胰岛素是否属于激素
胰岛素是我们人类代谢系统当中的主要控制激素。
2、胰岛素过量的调控
目前,尚无任何药物能够显着地降低血中胰岛素的水平,因此借助饮食方面的调控才是目前唯一而有效的纠正胰岛素分泌过量的方法,能有效的纠治那些因胰岛素分泌过量而引发的疾病。(尽管为此而进行了锻炼)。像高血压不是不能通过药物治疗,每个人都知道可以用,但目前的药物只是缓解了高血压症状而没有治疗到高血压的病因。
事实上每个人都熟悉胰岛素调节血糖的功能,确实这就是胰岛素在我们身体内的主要工作,但是远远超出这个理念,胰岛素还是我们人类身体中控制新陈代谢的调控荷尔蒙,当体内胰岛素状态水平处于较高峰值时——代谢机能的崩溃过程开始启动,伴随而来的是血压的升高,血脂和甘油三酯的升高,糖尿病,肥胖等一系列慢性疾病和所谓的“现代文明疾病”接踵而来,种种这些异常和紊乱完全基于一种代谢性的失衡状态——体内胰岛素水平过高或胰岛素拮抗。
3、胰岛素的分泌
胰岛素的生物合成速度受血浆葡萄糖浓度的影响,当血糖浓度升高时,β细胞中胰岛素原含量增加,胰岛素合成加速。
胰岛素在胰岛β细胞中合成。胰岛素的分子量5700,由两条氨基酸肽链组成。A链有21个氨基酸,B链有30个氨基酸。A-B 链之间有两处二硫键相连。
胰岛素是与C肽以相等分子分泌进入血液的。临床上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血清中存在胰岛素抗体,影响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胰岛素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测定血浆C肽水平,来了解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状态。
1、注射胰岛素尽量不选取大腿、手臂等需要剧烈活动的部位,以免造成低血糖。
2、确定吃饭的时间后,再注射胰岛素。短效胰岛素、预混胰岛素需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胰岛素类似物则需要餐前,甚至餐后即刻注射。
3、调整胰岛素剂量或更换胰岛素品种,在最初的两周内需密切监测血糖。
4、重症糖尿病患者在清晨没有注射胰岛素时不要进行活动,以防发生酮症酸中毒。
5、在胰岛素药效发挥最强的时刻,以及注射胰岛素后吃饭前,黄昏或夜间都尽量不要进行活动,以防发生低血糖晕厥。
6、开始使用胰岛素应从小剂量开始,以防低血糖的发生。
7、感到心慌、出汗等不适时,应及时测血糖。如为低血糖,可以立即吃些糖果。
8、外出活动时应随身携带糖果或含糖饮料,一旦发生低血糖时,应立即食用并停止活动。
9、做一张救助卡,注明您的姓名、病情、诊断情况、家庭联络方式,以及主治医生的联络电话等信息,并随身携带。
1、由于胰岛素是一种生长因子,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会导致皮下硬结,降低该部位的胰岛素吸收率,进而使得血糖不稳。因此,平时的注射一定要注意注射部位的轮换。注射部位的轮换包括不同注射部位间的“大轮换”和同一注射部位内的“小轮换”。“大轮换”是指在腹部、手臂、大腿和臀部间的轮换注射,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按照左边一周,右边一周的方法;另一种是按照左边一次,右边一次的方法;而“小轮换”则要求与上次的注射点距离约1手指宽度,尽量避免在一个月内重复使用同一注射点。
2、为保证将胰岛素注射至皮下,若使用较长的笔用针头或胰岛素注射器注射时必须捏起皮肤并以45度角注射。大多数成人使用胰岛素笔注射时,无需捏皮,直接注射即可。
3、患者在胰岛素注射过程中应遵守针头“一针一换”的原则。否则多次使用会造成针尖钝化,可能导致皮下脂肪增生,甚至出现将针头留置在体内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