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老频道 >> 老人饮食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老人吃药,吃药过量,吃药
2016-12-01阅读:9735 学员编辑 收藏
一、老人吃药过量怎么办
二、老人用药正确顺序
三、用药过量的危害

老人吃药过量怎么办

1、药吃多了怎么办

是药三分毒,药物可以治病,也可以伤人,药物吃多了,如果刚吃进去,那就要及时现在家里用肥皂水催吐,防止药物继续发挥作用。

如果吃进去有一会儿了,并且药物的毒性还挺大,可以让家人大量喝下高蛋白的液体,如牛奶、豆浆等,防止药物对胃部的刺激,置换药物对人体蛋白质的伤害。

少量的药物吃多,不需要送医,催吐后,多喝牛奶,白开水,休息几天就可以了。

情况不明的还是及时送医,医生一般也是先催吐洗胃灌肠,然后根据药品类型,给予静脉注射,缓解药物中毒。

值得注意的是,农药中毒和一般药物中毒最大的区别是,致死率奇高,尤其是百枯草,即使喝下一小口,都无力回天,病人抢救后当时看上去很好,但过后不久就会死于肺部的纤维化。

2、老人服药观察反应

老人吃药过量怎么办

老人服药时间长,就不要掉以轻心,即使如此,每次吃过药后,都要仔细观察一下反应,如果出现不良反应,立刻要去看医生。老年人长期服药后,如果这种药出现了无效后,也就是老人的身体出现了抗体,则也需要去看一下医生,看是否要停药,或者是加大药量,或者是换一种药。老人在长期吃药的时候,还要注意一下,如果是多种药同时吃的话要注意,几种药是否有抵消的作用,或者是有没有冲突,如果有,并引起不良的话,则要以疾病轻重来判断。

3、老人服药注意事项

老年人吃的药,最好是年轻人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以免老年人出现意外,自己忘记吃药的情况的话,则年轻人要给老年人药来吃,以免不知道的情况下,出现吃药错误,引起事故。老年人吃药的时候,不建议用茶来喂药,这是因为茶里本身就有一种垢,进入胃后,会产生凝固性的物质,而药进入后,被凝固,从而失去了药效,身体不会吸收到药性的。老年人吃药的时候,也要多喝水,少排尿,以帮助身体对药物的吸收,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完美的药效的。

老人用药正确顺序

1、先明确诊断,后确定治疗

老人吃药过量怎么办

当发现身体不适时应及时找医生明确诊断,而后根据病情参考医生建议,确定治疗方案。不可自己想当然乱用药,否则易导致药不对症及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2、先食疗,后药疗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所以,能用食疗的先用食疗。食疗后仍不见效可考虑用理疗、按摩、针灸等方法,最后选择用药物治疗。

3、先外用,后内服

为减少药物对机体的毒害,能用外用药治疗的疾病,比如皮肤病、牙龈炎、扭伤等可先用外用药解毒、消肿,万不得已再内服消炎药。

4、先用口服药,后用注射药

有些中老年人一有病就想注射针剂,以为用注射剂病好得快,其实不然。注射针剂时药物会直接通过血液流向全身,进入心脏,危及血管壁和心脏。

5、先用中药,后用西药

中药多属于天然药物,其毒性及副作用一般要比西药小,除非是使用西药确有特效。老年人多患慢性病或有老病根儿,一般情况下,最好是先服中药进行调理。

老人吃药过量怎么办

用药过量的危害

1、超量越多副作用越大

过量越多,副作用通常越重。当剂量过大,相当于发动攻击的士兵越多,毒副作用也会更明显。有些毒性可能会导致急性肝损伤、严重低血糖、呼吸抑制、心律失常等,因此一旦药物过量出现不适反应,应及早就医。

2、中药最怕“补”过头

过量用中药时,“偏性”却可能变成“毒性”。补益类中药是最常被用过量的中药,原因是大家多认为补药只对人体有好处而没有害处,这是错误的。

3、三类西药易过量

解热镇痛药、感冒药、退烧药、止痛药这几类药中可能都会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成分。很多老年人记忆力较差,吃过药又吃一遍或者记错剂量,容易导致用药过量;很多复方感冒药中也含有这些成分,如果同时吃几种感冒药,就可能过量;有时感冒或发烧症状没有缓解,一天多次用药也容易导致过量。这类药物过量容易引起肝毒性,严重时威胁生命。

上一篇:老人便秘,便秘 下一篇:中老年人,奶粉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