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医学健康 >> 医检分析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宫高,宫高偏高原因
2016-11-23阅读:9644 学员编辑 收藏
一、宫高偏高的原因
1. 预产期不准确造成的宫高偏高
2. 经产妇腹部肌肉松弛造成的宫高偏高
3. 羊水过多造成的宫高偏高
4. 巨大儿造成的宫高偏高
5. 宝宝的位置比较高造成的宫高偏高
6. 有过受孕经历造成的宫高偏高
7. 子宫平滑肌瘤造成的宫高偏高
二、宫高的作用
1. 宫高可以评估胎儿发育
2. 宫高可以预估预产期
三、宫高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1. 宫高的定义
2. 手指触摸法可以测量宫高
3. 软尺测量法可以测量宫高

宫高偏高的原因

1、预产期不准确造成的宫高偏高

导致宫高数据有偏差。在妊娠早期,B超检查能帮助医生推断出正确的预产期。用来推断预产期的B超检查一般在怀孕12周左右做。如果妊娠周数太大,B超检查推算预产期就不准确了。

2、经产妇腹部肌肉松弛造成的宫高偏高

经产妇腹部肌肉可能会比大多数初产妇更松弛,使得宫高值偏高。

3、羊水过多造成的宫高偏高

宫高偏高的原因

若是羊水过大导致的宫高偏高,孕妈在剩下的孕期里,还需要定期做胎心监护和B超检查,密切监控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4、巨大儿造成的宫高偏高

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妇,应积极控制血糖。日常应适度参加活动,同时适当补充营养,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食品的摄入,保持自身体重和胎儿体重的匀速增长。

5、宝宝的位置比较高造成的宫高偏高

在你的骨盆上方,这可能是由于 臀位宝宝或者是前置胎盘 造成的。

6、有过受孕经历造成的宫高偏高

由于你以前怀过孕,你的腹部肌肉可能会比大多数女性更松弛,使你的宫高值偏高。

7、子宫平滑肌瘤造成的宫高偏高

这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配合治疗。

宫高的作用

1、宫高可以评估胎儿发育

测量宫底高度,把测量结果画在妊娠图上,以观察胎儿发育与孕周是否相符。如发现与妊娠周数不符,过大或过小都要寻找原因,如做B超等特殊检查,确定有无双胎、畸形、死胎,羊水过多、过少等问题。医生定期检查孕妇的宫高及腹围的目的是通过孕妇的个体数据来大体了解胎儿的宫内发育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连续两周宫高没有变化,孕妈必须立即去医院就诊。宫高偏高的原因

2、宫高可以预估预产期

测量宫高还有一种作用就是可以预测预产期。一般情况下,胎儿宫高的变化曲线是先升后降的。妊娠4个月末,子宫底高度在耻骨联合上10cm,直到妊娠9个月末,子宫底高度一直在升高,这时子宫底高度升到耻骨上28-30cm。但是到了妊娠10个月末,子宫底高度会恢复到8个月时的高度。也就是说,随着胎儿出生时刻的临近,子宫会开始下降,临产前1-2周,胎儿的头部大多已经降入骨盆。所以,宫高也可以大致判断胎儿是否入盆,估算出大概的预产期。

宫高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1、宫高的定义

宫高是指从下腹耻骨联合处到子宫底的长度,是判断子宫大小的数据之一。孕妇的宫高、腹围与胎儿的大小关系非常密切。孕早期、孕中期时,每月的增长都有一定的标准,通常每周宫高生长1cm。到后期,通过测量宫高和腹围,还可以估计胎儿的体重。所以,每次做产前检查时,都要测量宫高及腹围,以估计胎儿的宫内发育情况。同时,还可根据宫高妊娠图曲线了解胎儿宫内发育情况,判断是否发育迟缓或是巨大儿,使其有可能通过及时治疗得到纠正。

2、手指触摸法可以测量宫高宫高偏高的原因

子宫底在饱腹时不容易找到,空腹时则相对容易;平躺下来的时候容易找到,站立时则不容易。寻找子宫底时,孕妇排尿后先仰卧平躺下来,双腿伸直,找到耻骨,然后在肚脐上、下或平的位置触摸,直到摸到一个圆圆的轮廓,就是子宫底了。如果找不到,可以一只手放在肚脐的位置,另一只手轻轻地在腹股沟的位置上下推动,这时候可以明显感觉到子宫被上下移动了,找到子宫底也就比较容易了。找到子宫底后,请准爸爸帮忙量从耻骨联合处到子宫底的长度即可。

3、软尺测量法可以测量宫高

用软尺测量子宫底高度比手指触摸更为准确,其方法是用软尺沿腹中线测量耻骨联合上缘中点到子宫底之间的距离。测量时使软尺的下部分完全贴紧身体,但不要勒紧腹部。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