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胃癌放疗的副作用
疲劳:放疗期间,人体耗费大量能量来进行自我康复。疾病带来的压力,每天往返治疗以及放射对正常细胞的影响都会导致疲劳。大多数肝癌患者在放疗进行几个星期后都会感到疲倦,而且随着放疗的持续进行会更感疲劳。
皮肤:胃癌病人放疗后,皮肤常会变得干燥。病人应把这些症状告诉医生,医生会提出建议来消除你们的不适。放疗结束几周后,多数皮肤反应会消除。
2、胃癌手术前放射治疗的作用
主要有以下几点:破坏癌症组织,使肿瘤的体积缩小,使肿瘤侵犯深度变浅。放射治疗后使肿瘤周围纤维化,形成结缔组织包裹,便于手术,使手术更加符合肿瘤外科原则,提高手术切除率,扩大手术的适应症;杀灭癌细胞并降低癌细胞的生活能力,能杀灭或抑制浆膜面侵出的癌肿细胞,防止术中播散与种植,提高手术治愈率;可使血管和淋巴管的内皮细胞增殖,从而使管腔狭小至淋巴管闭塞和血流更慢,降低淋巴管及血管中癌肿细胞播散的机会,防止发生远处转移,降低淋巴结的转移率。
3、胃癌的术中放射治疗的效果
手术放疗的目的进展期胃癌手术治疗的5年生存率一直无明显提高的主要原因是手术不能清除大除分患者腹腔内的亚临床转移灶,而体外较大剂量照射又会造成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损伤。术中照射可提高5年生存率10%~20%。
胃癌术前放疗:对于局部晚期不可手术切除的胃癌(T4NxMO),可以考虑在手术前进行联合放化疗,治疗后重新评估,争取进行根治性手术。胃癌术前照射推荐的照射总剂量是35~45Gy,每次1.8Gy,共20~25次。手术一般在术前放疗结束后10~14天进行。
胃癌术后放疗:胃癌术后放疗的照射区域应包括瘤床(根据术前上消化道造影、CT等影像学资料或根据术中放置的银夹来确定)、部分残胃和区域淋巴结区。对于T3、T4的原发肿瘤,瘤床还应包括外侵的周围组织和器官。根治术后原发肿瘤高危复发区域和区域淋巴引流区照射剂量,推荐总剂量45~50.4Gy,每次1.8Gy,共25~28次。
胃癌姑息性放疗:局部晚期、不能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只要全身情况能耐受放疗可接受局部姑息性放疗,以缓解梗阻、疼痛等晚期胃癌症状,症状的平均缓解时间为4~18个月。除局部处理外,放疗对于胃癌的区域淋巴结和远处转移也可作为姑息治疗的手段之一。
人参皂苷Rh2是抗肿瘤研究的新成果。对于恶性肿瘤,目前主要依靠手术、放疗和化疗进行医治。绝大多数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缺乏特异性,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往往无选择地杀伤正常细胞,特别是增生活跃的造血干细胞。正常细胞的损伤常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患者的免疫力急剧下降,造成恶心、呕吐、脱发、食欲不振、血小板及白细胞下降,身体极度消瘦等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也影响治疗效果。因此,近年来从天然药物中寻找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成为研究热点。
为了研究治疗恶性肿瘤,医药专家将目光转向了高效且毒副作用小的天然药物。并且在众多专家的不懈努力下,最终发现了人参皂苷Rh2的独特抗癌作用。大量研究表明,人参皂苷Rh2具有较高抗肿瘤活性,而对正常细胞无毒副作用。人参皂苷Rh2抗肿瘤机制非常广泛,主要通过调控肿瘤细胞增殖周期、诱导细胞分化和凋亡来发挥抗肿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