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甲胎蛋白
在病毒性肝病基础上合并AFP> 400 μg/L应该高度怀疑肝癌可能,尽早完善影像学相关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1.2、肝脏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为非侵入性检查,对人体组织无任何不良影响,其操作简单、直观准确、费用低廉、方便无创、广泛普及,可用于肝癌的普查和治疗后随访。
1.3、CT
腹部CT增强扫描可清楚地显示肝癌的大小、数目、形态、部位、边界、肿瘤血供丰富程度,以及与肝内管道的关系,对于进一步明确诊断,与其他良性肝脏占位相鉴别,同时明确肝癌的分期分级,对于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1.4、肝脏特异性MRI
能够提高小肝癌检出率,同时对肝癌与肝脏局灶性增生结节、肝腺瘤等的鉴别有较大帮助,可以作为CT检查的重要补充。
1.5、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CT全身扫描可以了解整体状况和评估肿瘤转移情况,更能全面判断肿瘤分期及预后,但是价格较为昂贵,一般不作为首选检查。
2.1、检查的前一天晚餐避免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或饮酒,晚上九时后不要再进食,可以少量饮水,检查当天不能吃早餐(小孩母乳喂养的禁食2~3小时,牛奶喂养的禁食3~4小时)。
2.2、检查当天早上不能进行体育锻炼或剧烈运动,应到医院后安静地休息20分钟后再抽血化验。
2.3、抽血前三天应停服影响肝功能试验结果的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氯丙嗪、水杨酸制剂等。
3.1、有肝癌家族史的人
一方面许多损害肝脏的遗传性疾病,如色素沉着病、糖原贮积症等都会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也很高;另一方面,大家认为肝癌的家族性聚集主要由乙型肝炎病毒聚集所造成。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肝癌会遗传。
3.2、肝炎后肝硬化病人
50%以上的肝硬化病人发生癌变,而且多是病情反复、肝脏功能改善不良、经常出现腹水等合并症的患者。
3.3、40岁以上的男性
肝癌的发生率男女比为2:1。另外,还有职业特点。农民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有人说,在中国肝癌和胃癌是穷出来的病,经济条件差的人易患“肝癌”,有一定的道理。
3.4、生活在肝癌高发区的人
中国的肝癌高发区主要在东南沿海,如广西的扶绥、隆安,福建的厦门、同安,江苏的启东、海门,上海的崇明、南汇等,这些地区平均每10万人中至少有30人死于肝癌。另外,肝癌发病率,沿海高于内地,东南、东北高于西南、西北地区。
肝癌的症状体现在发烧发热上,一般在午后发热,呈不规则热型,多不伴寒战。其他的症状伴随有肝炎、肝硬变背影或有出血倾向,如牙龈、鼻出血及皮下淤斑等;也可出现低蛋白血症,致水肿、腹水、腹胀等。肿瘤转移至肺可引起咳嗽。肿瘤侵及并阻塞肝静脉或下腔静脉时可出现呈进行性加重的下肢水肿,甚至出现腹水等布-查综合征的表现。
肝癌患者一般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鼻出血、皮下出血等这些情况也时有出现。乏力、消瘦、不明原因的发热及水肿,黄疸、腹水、皮肤瘙痒,右上腹隐痛:肝区可有持续性或间歇性疼痛,有时可因体位变动而加重,肝癌危害极大,对人的身体健康有极大的影响。
心窝处沉闷感,或有时候腹部右上方感觉钝痛,有压迫感和不适感等,体重减轻,时有原因不明的发烧及出现黄疸,应尽早前往医院检查进行专业有效的治疗。
1、预防肝炎
使用肝炎疫苗预防肝炎从而预防肝癌已成为预防肝癌极有希望的途径之一,但估计需几十年时间才能见到效果。现已证实,乙肝疫苗预防肝炎是有效的。
2、管粮防霉
主要针对易被AFB1污染的玉米、花生防霉去毒。在粮食收割、脱粒、运输、晒干、进仓等多环节进行防潮保存,对已经明显霉变的粮食不能食用;对极轻度霉变的粮食采取仔细挑选,清洗及药物等方法进行处理。在高发区提倡改变膳食结构,减少玉米占主粮的比例。
3、改良饮水
在高发区农村结合爱国卫生运动采用多种措施,改善饮水环境,由饮沟、塘水改为饮井水、深井水、天落水,或兴办小型自来水厂,城市选用未被污染的水源作为自来水的水源,并防止环境污染。
4、适当补硒
针对低硒人群采用富硒酵母、硒多糖、富硒盐补充硒元素,提高血硒水平。
5、其它预防措施
还有减少亚硝胺摄入,戒烟,戒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