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吃含蛋白质的食物。蛋白质能促进人体产生抗体,可以中和某些感染因子,杀灭感染源并排出体外。摄取足够的鸡蛋、瘦肉、牛奶、豆制品等含蛋白质的食物,可增强人体抵抗力,使机体处于良好免疫状态。
2、多吃含维生素的食物。维生素C能防止小儿手足口病毒的繁殖、复制,提高患儿的免疫、抵抗力。为了减轻手足口病的症状,缩短手足口病的病期,日常生活中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猕猴桃、草莓、橙子、葡萄柚、芦柑、柠檬、芒果等维生素C含量高的天然食物要多摄入。
3、多吃抗氧化的食物。手足口病患者要多摄入含硒、锌的食物及抗氧化强的红、黄、黑、绿等新鲜的蔬果,像红色的西红柿、黄(橙黄)色的胡萝卜、大量的绿叶蔬菜、黑色的菌藻类食物等。
1、中药漱口法:金银花10克、荷叶5克。加水煎药汁漱口。
2、中药饮片煎煮熏蒸法:藿香10克、艾叶10克、佩兰10克。每30平方米面积场所内,将上述中药加水1000毫升在敞开器皿中煎煮熏蒸30分钟。
3、中药药枕:藿香、艾叶、白菊花各60克。将各味药洁净处理,去除杂质,制成药枕使用。
4、金银花12克、白菊花6克、板蓝根9克、竹叶6克。水煎服,每日1剂,少量频服,适用于平时健康的儿童。
5、中药粥:黄芪15克、生薏仁10克、绿豆10克,先煮黄芪取其液,然后加入生薏仁、绿豆,煮粥食用。
1、宝宝患病后应留在家中,直到热度、皮疹消退及水泡结痂。一般需隔离2周。
2、患儿用过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应彻底消毒。一般常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及煮沸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可置于日光下暴晒。患儿的粪便需经含氯的消毒剂消毒2小时后倾倒。
3、患儿居室内应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定期开窗通风,每日进行空气消毒。居室内应避免人员过多,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继发感染。
4、患儿一周内应卧床休息,多饮温开水。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饮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口腔有糜烂时可以吃一些流质食物。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5、应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细菌继发感染,每次餐后用温水漱口。口腔有糜烂时可涂金霉素、鱼肝油,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
6、患儿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应宽大、柔软,经常更换。床铺应平整干燥。剪短患儿指甲,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防止抓破皮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