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衰竭内科临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多种慢性肾脏病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治疗存在一定的难度。人体各脏腑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治疗本病,很多时候不要仅仅着眼于肾,还可以从脾胃论治,脾胃得健,一些问题说不定就能迎刃而解。赵金铎老师从脾胃论治本病的经验如下。
“肾衰”一病本虚标实、寒热错杂的病机,每使临证者攻补两难,治疗束手。我每于复杂纷纭的病情中,抓住健运脾胃、斡旋中焦、调整升降之机的方法,以香砂六君子汤、旋覆代赭汤、新加黄龙汤、小柴胡汤互相配合,加减化裁,因势利导,使中毒症状得以缓解。
呕吐剧而大便不爽或秘结者,酌加焦大黄;呕吐剧而大便溏者,加大剂伏龙肝包煎;湿浊化热、脘痞剧吐者,先以黄连温胆汤苦降辛开、宣通中焦升降之机;胸胁苦满、呕吐不食者,可与小柴胡汤和解之法。
然后健脾益肾,扶正培本。阳和不敷、血脉瘀滞而血压升高者,用健脾益气、活血化瘀之剂,每获良效。
肾气衰败、下元虚惫之证候明显者,应在调理脾胃的基础上,选用温而不燥、补而不滞的益肾药物,如淫羊藿、菟丝子、枸杞子、川续断、女贞子、墨旱莲、巴戟天、桑螵蛸、桑寄生、沉香等;因为此类患者,多属病程绵长、气血双亏、阴阳俱损、虚实互见、寒热夹杂,故不适用大量辛热燥烈、滋腻蛮补之品。
鉴于“肾衰”病机的特点,临证用药时应注意:清热勿过苦寒,以防伤阳;祛湿勿过渗利,以免伤阴,滋阴勿滞腻,益阳忌温燥;总以“保胃气、存津液”为施治原则。
尿毒症的基本病理特点是以脾肾气衰、湿浊留滞、精气化生不足为主。因此,根据《内经》“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基本精神,除了恰当的药物治疗而外,饮食上的调理也是很必要的。提倡每日蛋白的摄入量不宜超过20~30g,并应挑选具有富含必需氨基酸的高生理价值的蛋白质类食物,如鸡蛋、牛奶、豆浆等,从而保证人体每日蛋白质代谢的需要,并增加蛋白质的利用,减少病体蛋白分解。这与中医在饮食上要求宜进清淡之品,避免重浊厚味滞留害胃的观点是一致的。
吴某,女,25岁,初诊时间1978年2月28日。
患者12岁即罹患肾盂肾炎,拖延失治,病情视日有加。1977年9月,因浮肿、呕恶、两目视物不清而收住某院治疗,诊为“慢性肾炎尿毒症”,住院四月余,殆无疗效,因于1978年2月28日来我院门诊求治。
证见全身浮肿,两目视物不清,头晕目眩,胸闷呕恶,心悸短气,口苦咽干,大便秘结,小便黄少,两腿筋脉时感拘急抽掣,脉细滑,苔黄腻。临床化验:尿素氮103mg%;二氧化碳结合力35.8voL%;PSP酚红排泄试验0%。中段尿培养,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诊为慢性肾炎尿毒症。
其病缠绵日久,气阴两伤,湿浊久蕴,郁而化热,病至寒热错杂、虚实互见阶段,治必“急则治其标”,以和解少阳枢机、调理脾胃升降之法,俾“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湿热浊邪得有出路为要。故采用小柴胡汤加味以和胃降逆、清化湿浊。
柴胡6g,黄芩9g,半夏9g,党参9g,黄芪12g,白术9g,当归6g,大黄9g,竹茹9g,麦冬9g,石斛9g,败酱草30g,白茅根30g。
本方加减迭进,治疗3个月,浮肿基本消退,精神日觉健旺,两目视物清晰,呕吐止,饮食佳,形体逐渐恢复。化验检查尿素氮60mg%;二氧化碳结合力49.3voL%。小便增多,大便微溏,舌苔黄腻少津,脉象细滑而数。改用益气养阴、清利湿热之剂,仿清心莲子饮加减,标本兼顾,与服二十余剂,病情稳定,欣然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