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痛风在年轻人中越来越“流行”。高尿酸血症已成为继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之后的“第四高”,其带来的痛风,已成为常见病。本期关节炎科普,我们一起走进痛风。
痛风是由高尿酸血症所导致的关节疾病之一。痛风的发生是因为体内嘌呤代谢异常导致的,嘌呤在人体中代谢的最终产物是尿酸,当尿酸合成过量或者排泄受阻时,体内的尿酸含量会升高,当尿酸浓度超过在血液中的溶解度时,原酸钠盐就会析出、沉积在关节腔内, 一旦尿酸钠盐诱发炎症反应,就会造成关节红、肿、热、痛,若长期控制不佳,甚至会形成痛风石,造成骨质破坏、关节变形。痛风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疾病,是一种多基因相关的疾病,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患病现象。人群队列的基因关联研究发现,痛风遗传可能性为30%,20%的痛风患者存在家族史。高嘌呤食物,饮酒,过度疲劳,剧烈运动,创伤,受冷,精神刺激都是诱发痛风急性发作的常见原因。- 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病、血脂异常症、冠心病、肾脏疾病、应用利尿剂等药物的人群......
典型的痛风自然病程分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发作期、发作间歇期和慢性痛风石病变期。当血尿酸升高者出现痛风性关节炎和(或)痛风性肾病时,才能称之为痛风,否则称为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一般来说,只有5%~12%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会出现痛风。
图示:痛风的自然病程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指无任何临床症状,仅血尿酸持续或波动超过正常血尿酸的上限。即男性和绝经后女性的血尿酸大于420微摩/升(7.0毫克/分升),绝经前女性的血尿酸大于357微摩/升(5.8毫克/分升),称为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
急性发作期:以剧烈疼痛为主,突然发作,常发作于夜间,很多人半夜痛醒,感觉就像刀在身上割一样难以忍受。疼痛的地方,关节明显肿胀、充血,皮肤变红,还发烫,症状多于数天或2周内自行缓解。首次发作多为单关节受累,50%以上发生于第一跖趾关节。发作前多有诱发因素,多为饮酒、高嘌呤饮食、受冷和剧烈运动。
发作间歇期:指两次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的间歇,短则数周,长则数年。
慢性痛风石病变期:皮下痛风石和慢性痛风石关节炎是长期血尿酸显著升高未受控制的结果,两者经常同时存在。皮下痛风石常见的发生部位为耳廓、反复发作关节的周围及鹰嘴、跟腱、髌骨滑囊等处,外观为皮下隆起的大小不一的黄白色赘生物,破溃后排出白色粉状或糊状物,不易愈合。
▲图示脚部痛风石(来源 Getty Images)痛风的发病过程中,尿酸盐也可沉积在泌尿系统,导致急性或慢性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痛风患者往往伴有体内代谢异常,易并发肥胖症、高血压、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等。痛风患者存在高尿酸血症,而高尿酸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许多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相互作用,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高尿酸血症促进了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并与预后不良相关。一、生活方式的干预
1)饮食均衡,提倡低嘌呤、低脂肪和低盐饮食。
2)限制高嘌呤的动物性食品,如动物内脏、贝壳和沙丁鱼等,减少中等量嘌呤食品的摄入。
图示:食物嘌呤等级表(来源【5】)
3)限制饮用高果糖浆的饮料
二、药物治疗
痛风的药物治疗分两步,第一步是控制急性期的炎症反应,尽快缓解疼痛,第二步是降尿酸治疗,只有把尿酸降下来,做到血尿酸持续达标,痛风就能得到控制,痛风石可以逐渐缩小、最后消失。常用药物有镇痛消炎药、抑制尿酸合成药和促进肾脏排泄尿酸药等三大类。患有痛风的患者应遵从医生指导规范用药,定期门诊随访,监测血尿酸,维持血尿酸持续达标。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控制在<420 μmol/L,伴有下列合并症之一: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糖尿病、肥胖、脑卒中、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尿酸性肾石病、肾功能损害(≥CKD2期)时,建议控制在<360 μmol/L(2C)。痛风患者控制血尿酸<360 μmol/L,合并下列任何情况之一:痛风发作次数≥2次/年、痛风石、慢性痛风性关节炎、肾结石、慢性肾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和发病年龄<40岁时,控制血尿酸水平<300 μmol/L(2B)。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 [J] .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0,36 (01): 1-13. [2]徐东,朱小霞,邹和建,等. 痛风诊疗规范[J]. 中华内科杂志,2023,62(09):1068-1076.[3]黄叶飞,杨克虎,陈澍洪,等. 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实践指南[J]. 中华内科杂志,2020,59(07):519-527.DOI:10.3760/cma.j.cn112138-20200505-00449[4]陈勇, 戴冽, 青玉凤, 等. 痛风相关知识问答(一) ——非药物治疗篇 [J] . 中华内科杂志,2018,57 (9): 684-686. DOI: 10.3760/cma.j.issn.0578-1426.2018.09.012[5]张奉春著.张奉春 痛风饮食+运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
科普内容不能代替医生诊治意见,仅供参考,如有用药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