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时令养生 >> 节气养生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江南清明节吃什么
2015-04-03阅读:9777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江南清明节吃什么?江南人很重视清明节,由此出现了很多清明节美食。到底江南清明节吃什么呢?除了大家熟悉的青团外,还有九种节日美食,看看你是否认识这些食物!

江南清明节吃什么?

民间传说清明寒食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晋文公下令禁火。有历料记载,寒食清明节在唐代盛行,到了宋代“每年清明,大地禁火”。在江南,每逢清明“寒食”则吃麦青团和糯米糖藕,整天不动烟火。

江南清明节吃什么?除了常见的青团外,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清明美食,不妨来看看吧。

1、青团

江南的“麦浆草”,清明而生,过则难觅,也因此,用麦浆草做成的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民间清明食俗中格外重要。每到清明,江南百姓必到田间揪一把“麦浆草”,回家捣烂压汁,与晾干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和好,包上细腻的豆沙馅儿。

民间诀窍还要放入一小块猪油,团好坯入笼蒸熟,出笼时再薄薄刷一层熟菜油在表面。如此,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的青团子,就婷婷于眼前了。

2、艾饺

作为浙江民俗,清明食艾饺,被认为能驱邪禳毒。越谚有“清明吃艾饺,不怕陈雨浇”。意思是清明时节多梅雨天气,吃了艾饺或艾糕,有预防身体被雨淋坏的功效。此外,艾本还可做药用,有杀虫和防止植物病害的功效。

此饺用鲜嫩艾叶和米粉和匀作皮,包入白糖芝麻屑馅,捏成海燕状饺子,蒸制而成。其色泽翠绿,味道清香而略带苦味,食之别有风味。

3、焐熟藕

焐熟藕酥中带糯,风味独特,也是苏州人清明的节令食品。据介绍,每到清明节前,人们从藕池中采摘隔年老藕,去节去梢,两头切下一薄片,用糯米灌实,再把薄片用牙签盖上钉牢。

将藕放入锅内,加入食碱,面上盖些荷叶,盖上锅盖大火烧煮,至藕呈褐色酥熟为止。冷却后,蘸赤砂糖浆等食用。

江南清明节吃什么 十种节日美食

4、清明果

浙江各地清明前户户磨糯米粉、采“清明草”或艾叶做清明果。艾叶我们都见过,“清明草”俗称绵菜、米菜、佛耳草、鼠曲草,在清明时节萌生出绵绵白毛细叶。人们采摘叶顶,洗净捣烂和以糯米粉。白色的米粉遇到绿绿的艾叶汁或绵菜汁顿时变得通体碧绿,鲜嫩欲滴。

馅儿有豆腐干和着韭菜的,有熏肥肠拌芥菜末的。有包成团子的,有做成圆饼的,也有包成饺子样但更精致些的,那皱褶的花边一个个碧绿剔透,美丽极了。

5、京江齐

苏沪一带清明节的应景食品吃青团,镇江清明节的应景食品吃京江齐、麻油馓。镇江习俗,清明节必须吃京江齐和馓子,传说可以免掉死后一顿板子。清明节镇江民间早饭吃京江齐和麻油馓之由来,还另有一说。

相传是纪念春秋时代的贤哲之士介子推,因他与母亲归隐绵山介休县境,晋文公于清明节的前一日,派兵放火焚烧绵山,介子推与母亲不幸罹难,后人在清明节这天禁止烟火,只吃冷食,以示怀念,至今镇江圌山附近的居民,还有清明节上圌山“望绵山”悼念介子推的风俗。

还有五种食物是江南人清明时节吃的,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6、油煎大团子

清明节当天,常州人早饭会吃没有馅的糯米大团子。大团子是春节前就做好了的,放在冷水中泡着,要一直吃到端午节。

清明那天,拿出大团子,切成一片一片的下锅用油煎,根据自己的口味放糖或盐。也有人家会放点柳叶在里面,意为添“青”。

7、螺蛳

青团本身属于甜食,人们大多用来充当早点或配餐,而螺蛳则是清明餐桌上的“重头戏”。由于清明时节气候温度适中,这时的螺蛳干净鲜美。在常熟地界,人们时不时会邀上两三好友去螺蛳馆小聚,吮着螺蛳,叙着家常,别有一番风味。

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螺蛳食法颇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炝,无不适宜。若食法得当,真可称得上“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了。

8、青白团子

清明时节,吴地一直有吃“青白团子”的习俗。在无锡梅村和鸿山一带,当地人还专门用鲜肉、豆沙、芝麻做馅,寓意吴地始祖——泰伯“三让天下”的高尚品德。

清明节前麦子长势旺盛,麦叶不老不嫩,将从田里割来的麦叶洗干净后,放在石臼里捣碎,成糊状后用布包起来,用力挤压,就有青汁流出,在青汁里面加适当石灰水,颜色就更青更嫩。在做团子和糯米粉时,倒点青汁进去,揉和成的米粉就成青色了,团子放进灶头上的大蒸笼一蒸,满灶间一股麦青香。蒸熟出笼时,若用毛刷蘸上熟油在团子表面均匀地刷一刷,青团子便油绿如玉,更惹人喜欢。

江南清明节吃什么 十种节日美食

9、馓子

老南京吃“寒具”,就是馓子。馓子以油和麦面揉拉成细条,盘绕环状,油炸而成。春日踏青,带上寒具,边吃边游,或加糖用开水冲泡食用,自有一番风味。

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在少数民族地区,馓子的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尤以维吾尔族、东乡族和纳西族以及宁夏回族的馓子最为有名。

10、清明泪

“清明节,做清明泪,吃清明粿……”在衢州常山、开化一带的农村,一直流传着这样一首童谣。尤其是常山县东案乡金源村,每年清明,“清明泪”是家家户户纪念先祖必做的寒食,习俗流传至今已经1000多年。

为纪念祖先王介,村人把米粉搓成一颗颗圆圆小小的眼泪形状,只在清明节制作食用。清明泪外形像小汤圆,味道可完全不同。不加艾叶的,色白,如珍珠无瑕;掺入艾叶,色翠,如翡翠深邃,这小点心透着股淡淡的清香,吃在嘴里清香滑糯。

小编导读:清明节不但是个扫墓的节日,还是适合养生的时节。清明养生重在饮食,下面小编为您介绍几道清明养生食谱,帮你调养好身体。不妨来看看这十道清明养生食谱吧。

清明养生食谱

清明有“天清地明”的意思,是春季里最受人们重视的节气,这不仅与扫墓习俗有关,更是一个尤为重要的养生节气。在这样一个寄托哀思、乍暖还寒的清明时节,人们更应该注重调节饮食、起居和情绪。这个时节很容易“肝旺”,肝气特别旺就会克土,这时对脾胃就不好,所以饮食上就要特别注意。

下面小编为您介绍十款最适合清明养生的食谱,常吃可以帮你养好身体。

1、口蘑白菜

材料:白菜250克,干口蘑3克,酱油、白糖、精盐、味精、植物油适量。

做法:白菜洗净切成3厘米段,口蘑温水泡发。油入锅内烧热后,将白菜入锅炒至七成熟,再将口蘑、酱油、糖、盐、入锅,炒熟后,放入味精搅拌均匀即成。

功效:清热除烦,益胃气、降血脂。适宜于高血压、冠心病、牙龈出血者。

2、韭菜滚狗肚鱼汤

材料:韭菜100克、粉丝50克、狗肚鱼600克、生姜3片。

做法:韭菜洗净,切段;粉丝清水浸软,切段。狗肚鱼洗净,洒少许食盐拌腌10分钟。烧热油镬,爆香姜片,加入清水1250毫升(约5碗水量),放下鱼,大火煲5分钟,改慢火煲10分钟,下粉丝片刻,再下韭菜,煲沸,调入适量食盐便可。撒入少许胡椒粉,亦汤亦餸。

功效:嫩绿的春韭不仅为佳蔬也是良药,它有温中行气、健胃助肝的作用,在肠内还有消毒作用,故可治肠炎下痢,明代李时珍曾说韭可治“小便频数、遗尿”,这道汤适合春天养生食用。

3、清炒螺蛳

材料:螺蛳500克、葱、姜、糖、盐、酱油、油、胡椒粉各少许。

做法:螺蛳放清水里,滴几滴香油养一天,让螺蛳吐尽泥沙;第二天,将螺蛳尾壳剪掉,再养2小时左右,洗净沥干备用。锅烧热,加油,下葱、姜爆香,再下螺蛳翻炒1分钟后,加料酒、酱油、糖,最后加一小碗热水,盖锅盖烧2、3分钟出锅,洒胡椒粉、葱花即可食用。

功效:清明时节,才是吃螺蛳的最佳时令,这时候的螺蛳口感最为丰满,肥美,所以,一向就有“清明螺,抵只鹅”的讲法。螺蛳性寒凉,有清热、利水和明目的功效。

清明养生食谱 推荐十道时令菜

4、桑椹白馒头

材料:桑椹30克,女贞子20克,旱莲草30克,鸡蛋500克,白糖50克,面粉2000克,酵母粉适量。

做法:将桑椹、女贞子、旱莲草洗净,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后,再转用小火煮20分钟,去渣留汁待用。将面粉、药汁、白糖、鸡蛋放入盆内,加酵母粉揉匀,揉成面团,做成白馒头,上笼蒸熟即可。

功效:有补益肝肾的功效。

5、猪肝菠菜汤

材料:鲜猪肝250克,菠菜200克,清汤、麻油、味精、精盐各适量。

做法:将猪肝、菠菜分别洗干净,猪肝切成均匀薄片,菠菜切成段,将清汤放入锅内烧开后,下入猪肝、菠菜,加入味精、精盐,待汤再开时,淋上少许麻油即成。佐餐食用,适量。

功效:补血养肝明目。适合肝血亏虚所致的头晕眼花、两目干涩、视物模糊、视力减退、迎风流泪,以及贫血、夜盲症、中心性视网膜炎等而属肝血虚者食用。

还有五道菜值得在清明节前后食用,不妨来看看它们的做法吧。

6、枸杞田螺汤

材料:枸杞子20克,田螺肉100克,小白菜200克,姜5克,葱5克,盐5克,素油30克。

做法:枸杞子洗净,去杂质;田螺肉清水漂去泥,洗净,切片;小白菜洗净,切5厘米长的段;姜切片,葱切段。把炒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素油,六成熟时,下入姜、葱,爆香,加入田螺炒匀,注入清水500毫升,用武火烧沸,加入盐、小白菜;用文火煮6分钟即成。

功效:补肝肾,清热解毒。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同时患有肾病的患者。

7、荠菜猪肝汤

材料:荠菜500克,猪肝200克,盐、味精、酱油、胡椒粉、湿淀粉、熟鸡油、肉汤。

做法:荠菜去根洗净。猪肝切成4厘米长、3厘米宽的片,放入碗内加入盐、水淀粉拌浆。焯过置旺火上,放入盐、肉汤、酱油烧开,加入浆好的猪肝片,撇去浮沫,用胡椒粉、味精调味,放入荠菜煮熟,起锅淋上鸡油即可。

功效:清热明目、和脾养肝。

8、马齿苋炒鸡蛋

材料:鲜马齿苋60克,鸡蛋4个,精盐,黄酒,植物油,酱油,味精各适量。

做法:马齿苋择去杂物,用温水泡10分钟,清水洗净,切成段。鸡蛋打散,加入马齿苋调匀,加入精盐,黄酒,酱油,味精,调味。炒锅上火,放油烧热,将马齿苋和鸡蛋倒入锅内炒熟,装盘即成。

功效:清热解毒,益气补虚。马齿苋在民间也叫长寿菜。此菜具有清热解毒,利水祛湿,散血凉血之功效;适应于目翳、心血管疾病、肾炎水肿、热毒泻痢、便血、痔疮出血等,最适合春季养生食用。

清明养生食谱 推荐十道时令菜

9、香椿芽拌豆腐

材料:香椿芽100克、豆腐渣200克,盐、酒等调味品适量。

做法:将香椿芽洗净后,用开水烫一下,挤去水分,切成细末。焯烫香椿时间要短,香椿叶烫蔫即可。将豆腐切成0.7厘米见方的小丁,用开水烫一下,捞出放在盘内,加入香椿芽末、盐、香油拌匀即成。

功效:香椿有开胃健脾、清热利湿的作用,此外还兼具抗衰老、补阳滋阴和润滑皮肤的功效。

10、菊花枸杞粥

材料:鲜枸杞子100克(干品20克),菊花10克,粳米200克,猪肉末50克,豆豉汁、精盐、味精、麻油各适量。

做法:将枸杞子拣洗干净备用。把粳米淘洗,放入沙锅中,加适量清水,用小火煮至米粒开花,加入猪肉末、豆豉汁、枸杞子、菊花、精盐、味精、麻油,稍煮后便可食用。食时可调入红糖。

功效:有益肾养肝目的功效。

小编导读:清明养生,以喝汤最佳,那么清明养生汤有哪些呢?什么汤品最适合清明时节食用?清明时节是疾病多发的季节,下面小编为您介绍7款清明养生汤的做法,常喝身体更健康!

清明养生汤

清明时节是多种慢性疾病易复发之时,如关节炎、哮喘、高血压、冠心病等,因而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发物”。所谓“发物”,从中医角度上是指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品,如海鱼、海虾、海蟹、竹笋、毛笋、羊肉、公鸡等,可适当吃些凉性食物,因此“寒食节”也有一定的养生道理。

清明养生宜多喝汤,有红萝卜竹蔗水、胡椒煲猪肚、川芎白芷炖鱼头、韭菜滚狗肚鱼、猫爪草煲猪瘦肉等,下面小编为您介绍7款清明养生汤的做法。

1、桑葚薏米炖白鸽

进入清明之后,湿度大的不仅是室内的空气,还有人身体里的湿气,中医认为这一时期,健脾祛湿是养生的关键。在清明汤品调理中,桑葚薏米炖白鸽是食补佳品,可以利水渗湿,补中益气,养血舒筋。

材料:桑葚20克,薏米30克,白鸽1只,姜、盐、香油少许。

做法:桑葚和薏米洗净;洗净宰好的鸽子,氽水捞起;煮沸清水,倒入大炖盅,放入所有材料,隔水炖两个小时,下盐调味即可品尝。

2、青蒿蹄花汤

眼下正值初春,风大雨少,气候干燥,容易燥热上火,症状有如咽干疼痛、眼睛干涩、鼻腔火辣、嘴唇干裂、食欲不振等。怕上火的朋友们,不妨吃上一些青蒿蹄花汤,因为青蒿的清热功效还是不错的。青蒿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是清热解毒佳品,再配以胶原蛋白、脂肪丰富的蹄花,更具滋补润燥功效。其中,青蒿蹄花汤是非常不错的食疗佳品。

材料:猪蹄800克、青蒿200克、姜15克、鸡精2克、盐15克。

做法:将鲜猪蹄烧去表面细毛后刮洗干净;对剖成两片,每片砍三段,用清水漂净血水;青蒿去杂质后,放入电沙锅底;上放猪蹄、老姜,灌入鲜汤,炖至猪蹄软糯离骨;放入盐、鸡精即成。

清明养生汤保健康

3、河蚌豆腐汤

清明节前后的河蚌最干净,肉质最肥厚,且有清热解毒,滋阴明目之功效,老人们常说“春天喝碗河蚌汤,夏天不生痱子不长疮”。河蚌吃法以煲汤居多,当季烧锅河蚌豆腐汤,实为美味佳肴。

材料:豆腐,河蚌,香菇,小白菜,料酒,香油,大葱,姜,盐,味精适量。

做法:将豆腐切成长条片;豆腐片与生蚌肉分别放入沸水中焯一下捞出;汤锅置火上,放入清汤、料酒、精盐、味精、葱末、姜末、香菇、蚌肉片、豆腐片、小白菜心;待汤沸后,撇去浮沫,移至微火上煮10分钟;起锅盛入汤盆内,淋入香油即可。

下面小编继续为您介绍4款清明养生汤的做法,这些好喝的汤品可以帮你调理身体,你不要错过了!

4、粉葛黄豆煲猪脚

粉葛主要成分是淀粉,有生津、止渴、止泻、退热、解酒毒的功效。黄豆富含蛋白质和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接近全价蛋白。中医认为它还能宽中益气、健脾养骨。民间谓猪脚“以形补形”,中医认为它能强筋健骨、滋阴补益、催乳生津。加入醇香化气的陈皮,合而为汤,清润鲜美可口,具有健骨强筋、滋润养益的功能,为三月踏青时家庭养生靓汤,且男女老少皆宜。

材料:粉葛100克、黄豆100克、陈皮1/3个、猪脚1只、生姜3片。

做法:粉葛去皮、切块;黄豆陈皮分别浸泡,洗净;猪脚去毛,洗净,切对半,用刀背敲裂。一起下瓦煲,加清水300毫升(约2碗量),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煲约2个小时,下盐即可,此量可供4-5人用。

5、枸杞田螺汤

俗话说:“清明螺,赛过鹅。”此时,田螺螺肉肥美,壳中尚无小田螺,是食用的最佳时令。据记载,田螺肉味甘、性寒,具有清热、明目、利尿、通淋等功效。枸杞田螺汤补肝肾,清热解毒。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同时患有肾病的患者。

材料:枸杞子20克、田螺肉100克、小白菜200克、姜5克、葱5克、盐5克、素油30克。

做法:枸杞子洗净,去杂质;田螺肉清水漂去泥,洗净,切片;小白菜洗净,切5厘米长的段;姜切片,葱切段。2.把炒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素油,六成熟时,下入姜、葱,爆香,加入田螺炒匀,注入清水500毫升,用武火烧沸,加入盐、小白菜;用文火煮6分钟即成。

6、芫荽鲫鱼汤

芫荽的学名叫胡荽,又叫做香菜。中医认为,香菜辛温香窜,内通心脾,外达四肢,辟一切不正之气,为温中健胃养生食品,适合胃弱体质以及肠腑壅滞者食用。鲫鱼有健脾利湿,和中开胃,活血通络、温中下气之功效,对脾胃虚弱、水肿、溃疡、气管炎、哮喘、糖尿病有很好的滋补食疗作用;产后妇女炖食鲫鱼汤,可补虚通乳。

材料:鲜鲫鱼150克,芫荽、生姜、葱、精盐各适量。

做法:将鲜鲫鱼刮去鳞、鳃,剖腹去内脏,洗净,将芫荽放入鱼腹中,然后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用大火烧开,放入生姜、葱、精盐,煮至汤浓味香即可。

清明养生汤保健康

7、川芎白芷炖鱼头

春日时常以风邪为主邪,所以这段时间人们易患头风,症见头痛、项痛,并有恶风畏寒之感,中医常道“治未病”,以中药川芎、白芷炖鱼头,味道鲜美,具有活血祛风、驱风祛寒之功。实用于春季养生外感风冷、头痛、头风病、鼻炎、风冷湿痹病等病症。

材料:鳙鱼头500克,川芎3克,白芷3克,葱节、胡椒、生姜片、精盐各适量。

做法:先将鱼头往鳃,洗净,连同葱、胡椒、生姜放进沙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烧沸,再以文火炖半小时,进盐调味,分两次于早、晚食鱼喝汤。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