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时有胸骨后受阻、停顿、疼痛感
且时轻时重。这往往提示可能患有食管炎、食道憩室或食管癌早期。
1.2、饭后饱胀或终日饱胀、嗳气但不反酸
胃口不好,体重逐渐减轻,面色轻度苍白或发灰。这种情况要考虑慢性胃炎,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胃下垂。
1.3、饭后上中腹痛,或有恶心、呕吐、积食感
病的时间可能已经很长;疼痛有规律,如受凉、生气、吃了刺激性食物后发作。这种情况可能是胃溃疡。
1.4、经常在饭后2小时左右出现胃痛
甚至半夜疼醒,吃点东西可以缓解,常有反酸现象。秋冬季节容易发作,疼痛在上腹偏右,有节律。这类情况可能患有十二指肠溃疡或十二指肠炎症。
1.5、饭后腹部胀痛
常有恶心、呕吐,偶可呕血,过去有胃病史近来加重,或过去无胃病近期才出现,且伴有贫血、消瘦、不思饮食,在脐上或心口处摸到硬块。这种情况应高度警惕,因为有可能是胃癌。
1.6、饭后立即腹泻
吃一顿泻一次,稍有受凉或饮食不当就发作。也有可能时而腹泻时而便秘,腹泻时为水样,便秘时黏液较多,有时腹胀有便意而上厕所又无大便,数年不见消瘦。这种症状,以过敏性肠炎的可能性较大。
2.1、大便常规检查及粪便培养
血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异常。胃肠炎通常根据症状即可诊断,但病因往往不明显。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可行大便培养检测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怀疑严重脱水的病人应注意监测电解质及肾功能。。进一步诊断要通过血液、呕吐物、粪便培养,对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判断。
2.2、血液检验
同时也可检验病童的血液中之白血球、发炎指数、钠、钾、氯等电解质,以作为疾病严重程度之参考。另外医师也会观察病童的情况来决定是否安排腹部X光或腹部超音波检查。
胃炎患者必要时可注射止吐药,例如肌肉注射氯丙嚓25-100mgl日。解痉药,如颠茄8n堪11次,1日3次。止泻药,如思密达每次1袋,1日2-3次。
胃炎患者尽量卧床休息,口服葡萄糖一电解质液以补充体液的丢失。如果持续呕吐或明显脱水,则需静脉补充5%-10%葡萄糖盐水及其他相关电解质。鼓励胃炎患者摄人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食晶,以防止脱水或治疗轻微的脱水。
治疗脾胃虚弱型胃炎采用温中健脾。可选用香砂六君子汤合黄芪建中汤加减。前方中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为四君子汤健脾;陈皮、木香、砂仁和胃降逆。
后方中黄芪益气补中;白芍、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饴糖为小建中汤。温中散寒缓急止痛,适用于脾胃虚弱胃炎患者,而兼有中焦生寒、四肢不温、泛吐清水、喜温喜按,进食可缓者。
治疗胃阴不足型胃炎应养阴益胃。方选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前方中北沙参、麦冬合养胃阴;生地、枸杞子滋肝养胃。
慢性胃炎患者,一般的恶心、呕吐大多不会产生并发症。但当病情加重,出现较剧烈的干呕或呕吐时,却常可引发食管贲门粘膜撕裂,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另外,慢性胃炎小心胃出血,胃出血是慢性胃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以慢性小量出血为主,便血为主要表现,少部分患者可有呕血等大出血情况出现,长期的胃出血可导致患者体内过多血液流失,引起贫血症状,这类患者通常有头晕、乏力、心悸、面色苍白等表现。
1、初期:是肠道急性充血,水肿、发炎和渗出地阶段,此时肠蠕动活跃或处于痉挛状态,其消化吸收功能都比较弱,所以,在起病后8~12小时内,患者可吃流质食物,如大米粥、藕粉,鸡蛋面糊、细挂面、烩薄面片等。如腹泻严重或出汗较多,还应适当给病人多喝一些汤水,如米汁,菜汤、果汁,淡盐开水等,以补充体内水,维生素和电解质地不足。
2、好转期:可给患者吃些容易消化及营养丰富地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大米粥、细面条、蒸蛋羹,咸饼干等!宜采用少食多餐地方法,每日进食4~5次。需要注意地是,此时不宜喝牛奶和吃大量地糖,因这些食物进入肠道后容易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引起腹胀腹痛,增加患者痛苦。
3、恢复期:由于胃肠道尤其是肠道病理生理地改变,此时肠道对食物急性肠胃炎虽然是急症,却是需要日常慢慢调养才能全部治愈。急性肠胃炎地急性症状消失,但并不意味消化道功能已经完全恢复正常,还要从饮食等多方面进行调理,把肠胃“养”到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