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时令养生 >> 节气养生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日本别样七夕节风俗
2018-01-22阅读:9504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不仅仅中国过七夕,日本也有七夕节,那么日本七夕节风俗与我国有什么不同?日本七夕节是阳历7月7日,日本七夕节风俗有七夕人偶、吃索饼、挂竹子等,下面小编为你介绍。

日本七夕节风俗

日本的“七夕节”源自中国,延续了“乞巧”的风俗与习惯,现已成为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原本是阴历七月初七,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废除了农历,所以现在日本的七夕节,是每年阳历7月7日。

在日本,七夕节反而是孩子们的节日。之所以有这样的习俗,原因在于最初孩子们是利用这个节日向织女祈求一双巧手。传说中的织女心灵手巧,七夕时她夫妻相会,心情自然很好,这时候向她祈求,被允准的可能性很大。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的织女责任越来越大,已经不但要赐给孩子们巧手,而且要负责满足他们的各种愿望。

下面小编为您介绍日本七夕节风俗:

1、七夕人偶

在日本长野县松本市、新泻、山梨等地区,一到七夕,各家各户就会做一些人偶挂在自己的门前,寓意希望“能缝制出越来越漂亮的和服”、“能够将孩子顺利的抚养成人”,有的地方还有代表“将和服借给牛郎和织女”的意义。

2、吃索饼

索饼是以前人们在七夕食用的食物。后来演变成了吃挂面的习俗,可以说,挂面的祖先就是索饼。索饼是奈良时代传入日本的,长得很像我们中国的麻花。日本人把小麦和米粉和在一起,拧成绳子一样的细长状,再油炸或烘烤至熟。

3、吃挂面

平安时代的书籍中记载“七夕吃挂面大病不生”,从很久以前开始,皇宫里就有七夕吃挂面的风俗。之后这个风俗在老百姓中流传开来,直至今日。就算是炎热的夏天,挂面也是爽口的美味,对预防食欲不振和夏日厌倦症很有功效。

日本别样七夕节风俗

4、七夕纸衣

在仙台、京都等很多地方,七夕纸衣被当作驱除不详的方法。继承古代人,为了能够避免在7月,这个马上就要迎来丰收的季节,碰到一些大自然所带来的灾难,人们一直延续着用纸衣来乞求风调雨顺。

5、挂竹子

在民间,大人和孩子一起在五颜六色的长条诗笺上写下愿望和诗歌,连同用纸做的装饰品一起挂在小竹子上,然后把这支小竹子立在院子里,并将供品一起摆上,以许愿少女的手工艺技术能提高得像织女一样好。七夕时的小竹子装饰得像夏季的圣诞树。七夕结束后,把这小竹子和供品一起放到河里,意味着希望自己的心愿能够到达天河。

6、纸笺挂桥上

有些地方的居民习惯把纸笺挂在桥上。在靠海的地方,人们通常在7月7日天未亮时,把写有心愿的纸笺扔到海里。日本各地在七夕节期间还要悬挂彩球等饰品,一些地方还将祈雨、驱虫等仪式融入七夕节活动,北海道地区每年公历8月7日例行的“讨蜡烛”活动更是别具特色。这一天,孩子们提着灯笼走街串巷,嘴里唱着“蜡烛拿出来,拿出来,不拿出来就挠你痒痒,咬住不松口”之类的歌谣,到附近人家讨蜡烛或者糕点。

7、七夕许愿

七夕这天,很多年轻男女结伴来到寺庙游玩,顺便在寺内的七夕许愿树上许下自己的“七夕愿望”。为了营造七夕气氛,寺庙方特意用无数盏小白灯密密麻麻地悬挂在许愿树旁的棚架上,营造出一种“天河”的感觉。有情男女到此许愿,犹如牛郎织女在银河中相会,此情此景十分浪漫。仔细查看许愿纸上的各式“愿望”,大部分是“世界和平”、“健康长寿”、“与某君永不分离”之类的美好愿望。

日本别样七夕节风俗

8、粘米点心

日本的七夕还有一个习惯,就是人们会购买粘米做成小点心来吃。可能是希望通过粘的东西,让鹊桥结实些,为了避免影响安定团结,也要粘住鸟们的嘴巴。

9、庆祝收获的活动

在日本,七夕还含有“耕种的收获节”的意味,据说那天会举办一些庆祝黄瓜、茄子、茗荷等农作物平安结果、感谢上苍恩赐顺利收获的活动。

10、七夕祭

此外,日本各地每年夏天还会举办一年一度的“七夕祭”,人们身穿传统服装,载歌载舞,太鼓阵阵,“短册”飘飘的街头巷尾挤满观看和游玩的大人孩子。配合“七夕祭”的,还有每年夏季的烟花大会。

日本七夕节风俗是不是与中国的七夕节有很大不同?想要了解更多七夕的信息,请继续关注小编。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