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中药牛黄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牛黄的功效与作用、牛黄图片、牛黄的药用价值、牛黄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牛黄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小编。
牛黄简介
牛黄,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胆囊、胆管、胆管结石。本品多呈卵形、类球形、三角形或四方形,大小不一,直径0.6~3(4.5)cm,少数呈管状或碎片。表面黄红色至棕黄色,有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有的粗糙,具疣状突起,有的具龟裂纹。体轻,质酥脆,易分层剥落,断面金黄色,可见细密的同心层纹,有的夹有白心。气清香,味苦而后甘,有清凉感,嚼之易碎,不粘牙。
天然牛黄很珍贵,国际上的价格要高于黄金,所以大部分使用的是人工牛黄。多数呈粉末状,也有制成不规则球形或方形的。浅棕黄色或金黄色。质轻松。水溶液亦能使指甲染成黄色。气微清香而略腥,味微甜而苦,入口后无清凉感。以干燥、色黄者为佳。
牛黄图片
牛黄的功效与作用
清心凉肝;豁痰开窍;清热解毒。主热病神昏;中风窍闭;惊痫抽搐;小儿急惊;咽喉肿烂;口舌生疮;痈疽疔毒。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
1、《本经》:主惊痫,寒热,热盛狂庢。
2、《别录》:疗小儿诸痫热,口不开;大人狂癫。又堕胎。
3、《药性论》:小儿夜啼,主卒中恶。
4、孙思邀:益肝胆,定精神,除热,止惊痢,辟恶气。
5、《日华子本草》:疗中风失音,口噤,妇人血噤,惊悸,天行时疾,健忘虚乏。
6、《日用本草》:治惊病搐搦烦热之疾,清心化热,利痰凉惊。
7、《纲目》:痘疮紫色,发狂谵语者可用。
8、《会药医镜》:疗小儿急惊,热痰壅塞,麻疹余毒,丹毒,牙疳,喉肿,一切实证垂危者。
牛黄的药用价值
【药名】牛黄
【别名】丑宝、天然牛黄。
【来源】本品为牛科动物牛干燥的胆结石。宰牛时,如发现有牛黄,即滤去胆汁,将牛黄取出,除去外部薄膜,阴干。
【性味】甘,凉。
【归经】归心、肝经。
【功效】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每次1.5-3g;或入丸剂。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事项】脾虚便溏及孕妇慎服。
牛黄的药用附方
1、治热入血室,发狂不认人者:牛黄二钱半,朱砂三钱,脑子一钱,郁金三钱,甘草一钱,牡丹皮三钱。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皂子大。新水化下。(《索问病机保命集》牛黄膏)
2、治中风痰厥、不省人事,小儿急慢惊风:牛黄一分,辰砂半分,白牵牛(头末)二分。共研为末,作一服,小儿减半。痰厥温香油下;急慢惊风,黄酒入蜜少许送下。(《鲁府禁方》牛黄散)
3、治小儿惊热,发歇不定:牛黄一分(细研),川大黄半两,蝉壳一分(微炒),子芩半两,龙齿半两(细研)。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麻子大,不计时候,煎金、银、薄荷汤下三丸,量儿大小,加减服之。(《圣惠方》牛黄丸)
4、治小儿心肺烦热,黄瘦,毛焦,睡卧多惊,狂语:朱砂半两,牛黄一分。上药,同研如面。每服,以水磨犀角,调下一字。(《圣惠方》)
5、治初生胎热或身体黄者:真牛黄一豆大。入蜜调膏,乳汁化开,时时滴儿口中,形色不实者,勿多服。(《小儿药证直诀》)
6、治小儿胎风热、撮口发噤:牛黄(研)一分,淡竹沥半合。每服牛黄一字匕,用淡竹沥调下,一、二岁儿服之;三、四岁儿每服半钱,日三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圣济总录》牛黄竹沥散)
7、治乳岩(乳癌),横痃,瘰疬,痰核,流注,肺痈,小肠痈:犀黄三分,麝香一钱半,乳香、没药(各去油)各一两。各研极细末,黄米饭一两,捣烂为丸,忌火烘,晒干。陈酒送下三钱,患生上部,临卧服,下部空心服。(《外科全生集》犀黄丸)
8、治胎毒疮疖及一切疮疡:牛黄三钱,甘草、金银花各一两,草紫河车五钱。上为末,炼蜜丸,量儿服。(《保婴撮要》牛黄解毒丸)
9、治伤寒咽喉痛,心中烦躁,舌上生疮:牛黄(研)、朴硝(研)、甘草(炙,锉)各一两,升麻、山栀子(去皮)、芍药各半两。捣研为细散,再同研令匀。每服一钱匕,食后煎姜、蜜汤,放冷调下。(《圣济总录》牛黄散)
10、治小儿鹅口疮,不能饮乳:牛黄一分,为末。上一味,用竹沥调匀,沥在儿口中。(《圣济总录》牛黄散)
牛黄的副作用
牛黄使用过多可导致中毒,表现为胃肠活动增加、腹泻,骨骼肌活动增加,搐搦、痉挛,严重时则抑制。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最后病人呈半昏迷或昏迷状态,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解救方法如下:
1、早期应催吐、洗胃,然后服通用解毒剂。
2、给予中枢兴奋剂,对抗其中枢抑制作用。
3、血压下降可在静脉输液中加入升压药。
4、腹痛腹泻严重时,可口服颠茄片或皮下注射硫酸阿托品。必要时重复应用。
以上就是一些牛黄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小编中医养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