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中药香橼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香橼的功效与作用、香橼图片、香橼的药用价值、香橼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香橼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小编。
香橼,入药部分为芸香科植物枸橼或香圆的干燥成熟果实。定植后4-5年结果,9-10月果实变黄成熟时采摘,用糠壳堆1星期,待皮变金黄色后,切成1cm厚,摊开曝晒;遇雨天可烘干。
本品为圆形或长圆形片,直径4~10cm,厚0.2~0.5cm。横切片外果皮黄色或黄绿色,边缘呈波状,散有凹人的油点;中果皮厚1~3cm,黄白色,有不规则的网状突起的维管束;瓤囊10~17室。纵切片中心柱较粗壮。质柔韧。气清香味微甜而苦辛。
理气,舒郁,消痰,利膈。治胃痛胀满,痰饮咳嗽气塑,呕哕少食。
1、《本草拾遗》:“去气,除心头痰水。”
2、《饮膳正要》:“下气,开胸膈。”
3、《本草通玄》:“理上焦之气,止呕逆,进食,健脾。”
4、《本经逢原》:“治咳嗽气壅。”
5、《医林纂要》:“治胃脘痛,宽中顾气,开郁。”
6、《本草再新》:“平肝舒郁,理肺气,通经利水,治腰脚气。”
7、《本草求原》:“除久哮。
1、治鼓胀:陈香橼一枚(连瓤),大核桃肉二枚(连皮),缩砂仁二钱(去膜)。各煅存性为散,砂糖拌调。空心顿服。(《本经逢原》)
2、治嗽:香橼(去核)薄切作细片,以时酒同入砂瓶内,煮令熟烂,自昏至五更为度,用蜜拌匀。当睡中唤起,用匙挑服。(《养疴漫笔》)
3、治气逆不进饮食或呕哕:陈极香橼二个,真川贝三两(去心),当归一两五钱(炒黑),白通草(烘燥)一两,陈西瓜皮一两,甜桔梗三钱。共研细末,用白檀香劈碎煎浓汁泛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钱,开水送下。大虚者酌用。(《梅氏验方新编》香橼丸)
4、治气逆呕吐,饮食不佳,腹胀嗳气:陈香橼50g,川贝母50g,炒当归30g,通草20g,陈西瓜皮15g,共为细末,白檀香劈碎水煎泛丸,每服10g,日服2次。方中香橼舒肝理气,宽中,化痰,为君药。(《医宗金鉴》香橼丸)
3——12g,水煎服,或入丸、散剂。
阴虚血燥及孕妇气虚者慎服。
香橼是理气宽中、疏肝解郁的良药,但辛温香燥,容易耗气伤阴。因此,气阴虚者应当慎用。小孩和孕妇不宜多食,以免损伤正气。
1、香橼浆
鲜香橼1-2只,麦芽糖适量。制作时,先将香橼洗净切碎,同麦芽糖一起放入带盖的小碗中,陋水蒸数小时,以香橼稀烂为度。
此浆有理气宽胸,解郁宁神之功。用于脑力劳动者日常保健较宜,亦适用于肝脾郁滞,气阻生痰而致的情志抑郁,胸中痞塞,时而作痛,痰多色白之症。建议每次服1汤匙,早晚各1次,常食可奏效。
2、香橼露
陈香橼50-60g。制作时,先将香橼放入烧瓶内,加清水适量,盖上瓶盖,连接好冷凝管,用酒精炉或其他加热炉加热,烧开后,收取蒸馏液,装瓶备饮。
此露有宽胸顺气化痰,利膈健脾开胃之功。适用于气滞胃痛,及慢性胃炎、神经性胃胀痛,消化不良,呕吐呃逆,胸闷多痰等病症。建议每次饮5-10Ml,每日2次,可连饮5-7天。
3、香橼蜜酒
取新鲜香橼100克,蜂蜜50毫升,白酒200毫升。将鲜香橼洗净,切碎,加水200毫升放铝锅内煮烂后,加蜂蜜及白酒至煮沸停火,待凉后装入瓶中,密闭贮存,一月后即可饮用。每次10毫升,每日2次。
具理气化痰止咳作用,治疗久咳。阴虚血燥及孕妇气虚者慎服。
1、香橼配佛手
理气止痛,对肝胃气郁,胸闷胃痛、食欲不振、呕吐,痰饮咳嗽,胸膈不剩等症适用。惟此二药,药性和平,药力较弱,仅适用较轻之症,遇气郁、气滞重症,尚须配合其他理气药方能奏效。
2、香橼配川贝
川贝味苦、甘,性微寒,入心肺经,本品苦泄甘润,微寒清热,既能清肺化痰,又能开郁散结,清泄胸中郁结之火,二药配伍,一辛散一苦降,一寒一热,共奏化痰止咳之功。治疗咳嗽痰多、咯痰不爽等症。
3、香橼配柴胡
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入心包络、肝、胆、三焦经。柴胡味薄气升,透表泄热,为治邪入少阳半表半里所致的寒热往来,又能疏肝解郁,常用于肝气郁结所引起的胸胁胀痛:二药配伍,增强了疏肝解郁之功效。治疗胸胁满闷、腹痛、胁痛、食欲不振等症。
4、香橼配香附
香附味辛苦性平,归肝、三焦经,辛能行能散,故疏肝理气,乃行气开郁之要品,配合香橼之疏肝,理气、解郁,增强疗效。治疗肝气郁滞、胁肋胀痛、月经不调等症。
以上就是一些香橼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小编中医养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