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此种障碍症候群集中表现为肺淤血、腔静脉淤血。
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心脏衰弱,心收缩不全。
心脏。
无传染性。
无人群限制。
心内科。
呼吸困难,乏力,液体潴留。
根据心力衰竭发生的缓急,临床可分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根据心力衰竭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还有收缩性或舒张性心力衰竭之分。
1、基本病因:几乎所有的心血管疾病最终都会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等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均可造成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和(或)充盈功能低下。
2、诱发因素:在基础性心脏病的基础上,一些因素可诱发心力衰竭的发生。常见的心力衰竭诱因如下:
2.1、感染
如呼吸道感染,风湿活动等。
2.2、严重心律失常
特别是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阵发性心动过速等。
2.3、心脏负荷加大
妊娠、分娩、过多过快的输液、过多摄入钠盐等导致心脏负荷增加。
2.4、药物作用
如洋地黄中毒或不恰当的停用洋地黄。
2.5、不当活动及情绪
过度的体力活动和情绪激动。
2.6、其他疾病
如肺栓塞、贫血、乳头肌功能不全等。
1、检查
1.1、心电图:常可提示原发疾病。
1.2、X线检查:可显示肺淤血和肺水肿。
1.3、超声心动图:可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心瓣膜状况、是否存在心包病变、急性心肌梗死的机械并发症、室壁运动失调、左室射血分数。
1.4、动脉血气分析监:测动脉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
1.5、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和血生化检查,如电解质、肾功能、血糖、白蛋白及高敏C反应蛋白。
1.6、心衰标示物:诊断心衰的公认的客观指标为B型利钠肽(BNP)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浓度增高。
1.7、心肌坏死标示物:检测心肌受损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的标示物是心肌肌钙蛋白T或I(CTnT或CTnI)。
2、诊断
根据患者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基础心血管病的病史,有休息或运动时出现呼吸困难、乏力、下肢水肿的临床症状,有心动过速、呼吸急促、肺部啰音、胸腔积液、颈静脉压力增高、外周水肿、肝脏肿大的体征,有心腔扩大、第三心音、心脏杂音、超声心动图异常、利钠肽(BNP/NT-proBNP)水平升高等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的客观证据,有收缩性心力衰竭或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特征,可作出诊断。
急性心原性肺水肿、心原性休克、心房颤动、心脏骤停。
心力衰竭的预防方法注意以下几点:1、预防感染; 2、保持健康生活方式;3、积极治疗原发病; 4、调节水盐; 5、戒烟限酒; 六、饮食清淡,低脂膳食,保证水分充足摄入。
2.1、 减轻心脏负荷:通过休息、控制钠盐摄入、利尿剂的应用、血管扩张剂的应用等方法。
2.2、加强心肌收缩力:通过洋地黄类药物的应用方法。
2.3、中医治疗:心气不足,心阴亏型的患者可以服用葶苈生脉五苓散加减,有益于益气敛阴,活血利水;脾肾阳虚,水湿不化证的患者,为了益气温阳,活血利水,可服用真武汤加减;对于气虚血瘀,痰湿阻滞证的患者则可服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具有活血化瘀,兼以补气之效。
2.4、改变生活方式:譬如戒烟、限制钠摄入量、减轻体重或缓解压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