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2005年春节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接见十一世班禅确吉杰布拜见时指出: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就是要自觉遵守国家……
2005年春节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接见十一世班禅确吉杰布拜见时指出: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就是要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努力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积极弘扬宗教教义中扬善抑恶、平等宽容、扶贫济困等与社会主义社会道德要求贴近的积极内容。⑴这其中,便是对宗教教义中的宽容精神给予了肯定。
宽容是一种高尚的人格。净明道祖师许真君之“垂世八宝”中便有宽容,并认为“君子之致乎道者,八宝是也。”⑵所谓“宽容”,指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不追究。
道教所崇尚的宽容精神,源于道教尊奉的道祖老子之思想。老子说:“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⑶在老子看来,“容”(即宽容)者,符合于“道”。换言之,即“道”具有“容”的品格。盖“道”为“虚无”之体,夫“虚”者,能“容”也。老子十分崇尚宽容。他老人家教人“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④以达到“玄同”的境界,这其中便体现了“宽容”的思想,并认为人如果能够做到宽容,便与大道相符合,从而终身不会遭受危险。由此可见宽容的意义和作用。后世道教继承老子“宽容”的思想,以用于修持与处世。笔者认为:道教所崇尚的宽容,包括宽容待人与宽容待物两方面。
在宽容待人方面,道教谨记老子之教诲,力争做到柔弱不争、慈爱和善。
通览老子《道德经》,我们发现“柔弱”二字连用在三个篇章中共出现了五次;“柔”字单独在六个篇章中出现;“弱”字单独在三个篇章中出现。因此,有“老聃贵柔”⑸之说;《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还认为老子的人生观是“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
我们从“弱者道之用”⑹这句经文中,可知“道”的作用是“柔弱”的。因此,老子教人法“道”柔弱。
关于“柔弱”的益处,主要有二:其一、“柔弱胜刚强”⑺。老子以水为例进行了论证:“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⑻其二、“强大处下,柔弱处上”⑼。老子以人类和草木的生存现象为例进行了论证。老子认为,在自然界新生之物总是柔弱的,而柔弱的新生之物却是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所以“柔弱”是“生”的自然法则。他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⑽正因为如此,所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⑾总之,“强大处下,柔弱处上。”所以,老子教人守柔处弱;并明确地指出“守柔曰强”⑿。
世人往往以为“柔弱”者,必软弱无能也。其实不然。对此,老子同样以“水”为例,论证了水的力量之强大。如前所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老子又说:“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⒀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可以在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中畅通无阻。这里老子所言“至柔”之物,便是指“水”。“水”,虽然“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或“驰骋于天下之至坚”,但却能“善利万物而不争。”⒁
道教继承道祖老子的思想,十分崇尚“柔弱”。譬如,《老君二十七戒》中以“行无为,行柔弱,行守雌,勿先动”为最上三行;《道教五戒十善》中以“忍性容非”为十善之一;《老君崇百药》中以“体弱性柔”为一药。
道教持守柔弱的人生观,对于培养宽容的人格是至关重要的。换言之,持守柔弱者,便已具有宽容之人格。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做到守柔处弱而宽容待人,不要刚愎自用而盛气凌人。
“不争”,是老子所刻画的圣人人格的一个重要要素。老子《道德经》中有关“不争”的论述有许多。如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里老子用“水”来比喻“上善”者“不争”之品格。所谓“不争”,指不争功、不争名、不争利。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功、不争名、不争利,是谓“不争”;水,“处众人之所恶”(即处下)而不争名,是谓“不争”。老子教人效法水之“不争”,并非教人无动于衷而无所作为,而是教人要法“道”自然而有所作为。譬如,老子教人做到:“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⒂不难而知,此“七善”者,均是从“水”那里得到的启示。由此可见,老子一方面要求人们(特别是老子心目中的“圣人”或“上善”者)具有“不争之德”,⒃一方面又要求人们(特别是老子心目中的“圣人”或“上善”者)对于合乎自然法则的事,则要尽力而行。
在老子《道德经》一书中,蕴含“不争”思想的经文俯拾皆是,除上述外,诸如“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⒄、“功成身退”⒅、“知足”、“知止”⒆,等等,这些都是从“不争”的思想中所引申出来的。老子还把“不敢为天下先”⒇(即“不争”)奉为“三宝”之一。这是因为“不争”符合“无为”的思想,为“无为”的表现之一,而“无为”乃“道”之重要特性,“道常无为而无不为”〔21〕也。因此道教中常以“不争”和“无为”作为一个连用的术语,谓之“无为不争”。
道教自诞生开始,就把“不争”作为戒律的内容之一。《老子想尔注》中说:“圣人不与俗人争,有争,避之高逝,俗人如何与之共争乎?芽”并且道教还把“不争”与修道联系起来,认为“不与俗争”,才能得道长生。《老君崇百药》中以“不争是非”为一“药”;还以“不念旧恶”为一“药”。《老君说百病》中认为,“憎人胜己”、“败人成功”、“追念旧恶”、“以功自与”、“曲人自是”、“非人自是”都是“病”。若要医治这些“病”,最好的良“药”莫过于“不争”。
道教所崇尚的宽容忍让的“不争之德”,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对于调节人我关系、个人与社会关系,以及对于建设和谐社会,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一个宽容待人者,必然是一个慈善待人者。慈善不仅是宽容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还是宽容人格的体现。太上老子教人:“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22〕这是何等的慈善和宽容啊?选老子还教人要有不鄙视人的胸怀,并“常善救人”。〔23〕认为“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24〕善人与不善人,都各有其存在价值,应一律加以善待。老子并将这种慈爱精神视为法宝,他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25〕
道教继承和发扬道祖老子的慈爱精神,在《道藏》首经《度人经》中便宣称:“仙道贵生,无量度人”。道教所理想的人际关系是“异骨成亲”,即对于并无血缘关系的人视如血亲。为做到“异骨成亲”,要求人民咸行善心,不杀不害,不嫉不妒,不淫不盗,不贪不欲,不憎不疑,言无华绮,口无恶声。并把老子“三宝”中的“慈”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道教不仅主张要宽容待人,还主张要宽容待物。在宽容待物上,道教主张物我为一、齐同慈爱。
南华真人(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道教认为,宇宙、天地、人及万物皆由“道”所化生,“一切有形,皆含道性”,〔26〕因此主张善待万物,并应该“齐同慈爱”,即像待人一样去待物。为了善待万物,要求人们“慈心于物”;〔27〕主张不杀生。认为“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反对“射飞逐走,发蛰惊棲,填穴覆巢,伤胎破卵”。〔28〕规定“不得妄伐树木”、“不得以毒药投渊池江海中”、“不得以秽污之物投井中”、“不得妄凿地毁山川”,〔29〕等等。只要我们翻开道教戒律之典籍,其中有关保护动植物及水土资源的戒律,可谓详尽。道教这种宽容待物的胸怀和思想,对于我们人类长久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维护自然界的和谐安宁,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后世道教继承道祖老子的思想,十分崇尚宽容。如净明道的代表人物刘玉将“容”(即宽容)列入许真君“垂世八宝”〔30〕之中,这是对老子宽容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又如,全真道教人“忍耻含垢”。〔31〕显而易见,这也是继承了老子“宽容”的思想。在老子看来,能容者,莫过于“道”。因“道”为“虚无”之体,故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人若法之,“必有容宇宙之量。容有宇宙之量,则无己无人无物,皆冥于一”〔32〕也。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具体该怎么做呢?换言之,如何将宽容落实于现实社会生活中呢?前面我们谈了道教的主张。即:在宽容待人方面,力争做到柔弱不争、慈爱和善;在宽容待物方面,力争做到物我为一、齐同慈爱。
道教之所以崇尚宽容,笔者认为其原因主要是与道教的修炼有关。道教修炼的基本原则是“性命双修”。这里的性、命,通俗地讲即我们常说的心、身。修命即修身,就是修炼身体;修性即修心,就是修炼心性品德。宽容是一种高尚的人格,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毫无疑问,宽容是修炼心性的重要内容。道祖老子称赞“上德若谷”。夫“谷”者,虚也;虚者,能容也。比喻人的胸怀象山谷那样宽广,以形容人十分宽容。即所谓“心若空谷”〔33〕也。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如果一个人能够顾全大局,相忍为党,他人对自己的损害或损失也不计较或不追究,说明这个人便具有了宽容的人格和品德。如果一个人,在受到污辱时,能够镇定不惊;面对“曲”、“枉”时,能够泰然处之,那么这个人也就做到了“宽容”。如此,则有利于修性也。
宽容不仅有利于修性,而且也有利于修命,即有利于修炼肉体生命,换言之即有利于身体健康。人生在世,无论贫富贵贱,都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当人的内心矛盾冲突或情绪危机难以解除时,机体内分泌功能就易失调,造成血压升高、心跳加快、消化液分泌减少等,还常伴有头晕、多梦失眠、倦怠无力、心绪烦乱等症状。这些心理与生理异常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可诱发疾病的发生。”(谷桂远语)一位心理学家说得好:“人类要开拓健康之坦途,首先要学会宽容。”由此可见宽容的重要性。
道教的宽容精神,对社会的影响也非常广泛。如有人感悟道:宽容就是洞察,即要求用宽容的眼光去看待一切。宽容就是忍耐,相信“宽容是在荆棘丛中长出来的谷粒”;后退一步,天地自然宽。宽容就是忘却,忘却过去的是非曲直,忘却他人的无端指责。宽容就是谅解,对曾伤害过自己的人,不“记仇”;多理解他人,将心比心。宽容就是潇洒,不患得患失,做到宽厚待人,容纳非议。我们经常听到的“宰相肚里能撑船”,便是对“宽容”的形象化说法。我们十分熟悉的一句名言“有容乃大”,便是对“宽容”的赞美。〔34〕
总而言之,宽容是一种高尚的人格;宽容有益于身心健康。毫无疑问,家庭成员之间多一些宽容,将有利于和睦与幸福;社会成员之间多一些宽容,将有利于团结与友善;人类社会对自然界万物多一些宽容,将有利于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完全可以说:道教所崇尚的宽容精神,是人类社会永远所需要的。
注:
⑴转引自《中国道教》,2005年第1期,第5页。
⑵《净明忠孝全书》卷五。
⑶《道德经·十六章》。
⑷《道德经·五十六章》。
⑸《吕氏春秋·不二》。
⑹《道德经·四十章》。
⑺⒇《道德经·三十六章》。
⑻《道德经·七十八章》。
⑼⑽⑾《道德经·七十六章》。
⑿《道德经·五十二章》。
⒀《道德经·四十三章》。
⒁⒂《道德经·八章》。
⒃《道德经·六十八章》。
⒄《道德经·二十四章》。
⒅《道德经·九章》。
⒆《道德经·四十四章》。
〔21〕《道德经·三十七章》。
〔22〕《道德经·四十九章》。
〔23〕〔24〕《道德经·二十七章》。
〔25〕《道德经·六十七章》。
〔26〕唐·潘师正语。
〔27〕〔28〕《太上感应篇》。
〔29〕《老君说百八十戒》。
〔30〕垂世八宝为“忠、孝、廉、慎、宽、裕、容、忍”。其中之“容”乃“宽容”也。
〔31〕元徐琰在《甘水仙源录》卷一《郝宗师道行碑》中说(全真道):以识心见性、除情去欲、忍耻含垢、苦己利人为宗。
〔32〕黄茂材语,引自李远国《试论道教教义思想中的三大特性》一文中的第二节《有容乃大——道教文化的包容性》,《道教教义的现代阐释——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论文集》第38页。
〔33〕见笔者拙文《心若空谷——读〈道德经〉札记》。
〔34〕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也非常欣赏“有容乃大”这句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