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文化 >> 道家养生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关于道教在当代社会发挥积极作用的探讨
2016-07-28阅读:11051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道教道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核心之一,在进入21世纪后,如何更好、更充分的发挥它曾经在中国传统社会扮演过的角色与功能,……

道教道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核心之一,在进入21世纪后,如何更好、更充分的发挥它曾经在中国传统社会扮演过的角色与功能,与现代科技、知识经济、公民社会相促进并互补发展,是道教面对现代中国的最重大的课题。

解决的办法,就是要深入挖掘道教文化中的优秀理念,使之在现代社会中阐发其稳定自然与教化社会的新精神,以“天人合一”为代表的道教生命生态伦理观正是一种传统中国“旧邦新命”的自然、人文双重环境变迁下所需要新文明伦理基点。

道教认为“道”即是万物之宗,又是万物之始,更是万象之源,使天、地、人等宇宙万物在“道”中实现了生态自然的和谐统一。老子把“自然”与“无为之道”融为一体,认为“道法自然”,更强调人和自然是一个整体,自然是生育天地万物的本原,人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协调阴阳,顺应自然,维护自然生态,保持和谐,才符合自然规律。

道教的上述“天人合一”学说,即是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道德经》说“道法自然”,《太上感应篇》有“昆虫草木,犹不可伤”之说,都是在教育人们不要破坏自然生物,要与之和谐相处。这一系列自成体系,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曾为人类社会生活的进步与发展起到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并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尤其重要的是,道教能够自觉地适应时代社会的发展,这一点早在汉代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中就已阐述得很清楚了,他说:道家(教)能“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与时迁移”和我们现在讲的“与时俱进”是同一意思。历朝历代道教都能适应当时的社会发展,今天也不例外,要构建和谐社会,提倡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正是道教经典中所提到的内容。

我们今天研究道教,就是要把这种对自然和谐的观点加以弘扬,加以扩大化,使人类的思想行为与自然万物相互依存,和谐共处,继续大力发扬道教的“尊道贵德”思想,可以弥补当代社会生活文明健康发展之不足。《道德经》第77章中说:“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以有余奉天下?唯有道者。”道教遵照“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的为人处世思想,顺应自然、平衡阴阳、把握适度、公平应物、慈悲济世,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当代社会生活创造一个团结、祥和、信任、协调、稳定的大环境。

“修道者必先立功德”,也就是后来所说的“修身立德”之根本大法。研究道教和道教“神职人士”要首先做到“修身立德”,而“修立功德需从服务社会入手。所以我认为,道教界应当不断探索服务社会的途径,积极发扬道教“齐同慈爱,济世利人”的优良传统,服务于和谐社会构建和经济社会发展。并通过服务社会不断融入社会,实现与社会的良性互动,获得健康发展的力量与源泉。

构建和谐社会,乃亿万中国人包括道教界人士在内的社会理想追求与义不容辞的责任。道教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充分发掘、弘扬道教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使之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大力宣传道教优秀的教义思想,服务于“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根本要求

道教其尊道贵德的优秀传统,无为有为的修持理念,道法自然的事物规律论,清心寡欲、见素抱朴的生活主张,知足、知止、知常的行为规范;物我无弃、济世利人的世间责任;五气安和、性命双修的养生之道,和光同尘、天人合一的处世智慧等,都对构建和谐社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弘扬和宣传丰富多彩的道教文化传统,使人们在了解、认知中有所悟、有所得,在生活实践中有所用、有所行。如:恢复道教传统的讲经宣道制度,举办道教文化研讨会,收集整理道教书籍、音像制品,现代网络传媒的应用,建立道教文化系列展等,弘扬道德思想,传播道教文化,引人为善,止人为恶。

二、弘扬道教济世利人、关爱社会的优良传统,服务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济世利人、关爱社会是道教在实践“无为之德”的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也是道教立世、显教的根本。老子云:“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功课经》中则言“道以无情度有情”,说明道教历来倡导“出世中入世,入世中修炼”,“道法不离世间法”;主张以顺从众生之心为己心,所谓“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弘扬道教济世利人、关爱社会的优良传统,就是要团结、教化、带领广大信众和道教徒关心社会的发展,支持国家建设;积极开展扶贫救灾、社会福利、希望工程、生态保护等公益活动;自觉遵规守法,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三、加强道教自身建设,以无为之德服务于社会的整体和谐

加强道教自身建设,首先应加强对广大道教徒的思想素质建设,重视人才培养。“文以载道,人能弘道”。人乃宗教思想、宗教礼仪、道德精神等直接的实践者,是显现宗教功能、推动宗教正常发展的基石、根本和关键。“修身必先治心。”所谓“欲心动而神乱,瞋心动而气耗”,“清心清境皎无碍,无碍无心心自在”。这里皆强调了心性意念的重要性。心境、思想、行动三者不可缺一,有着互相影响、互为作用的关系。加强人才培养,归根结底是着力于人的综合素质建设。巩固和纯正思想信仰、增强道德观念、清静身心、慈爱和同,是加强当代道教徒综合素质建设的基本前提。

要引导教育广大道教徒研习宗教经典、熟悉宗教义理、参加宗教活动、培养宗教感情、纯正道风,增强弘道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积极服务社会,践行世间功德。强化服务意识、发扬无为之德,乃时代对道教徒自身建设的客观要求。新时期的道教徒必须博学多识,吸收多元文化养分,不仅要掌握本宗教的系统知识,还应学习和了解其他宗教文化、社会知识、现代科学等必要内容。要在工作实践与广泛接触社会中提升本领,历练人生;在勤于思考、善于学习的认知中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与忧患意识,不断激发自我的道德塑造和奉献精神,以正心、正信、正言与正行之形神合一的良好形象,引导人、感化人,追求人心清静,万物和谐。这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与弘道利人的需要,更是道教自身发展的必备条件。

其次,加强宫观管理。宫观是道教文化的载体,是广大道教徒和信教群众体验宗教感情、规范宗教生活、彰显道教义理、普化众生的场所,也是体现时代精神、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更是道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最直接、最感性的展现平台。因此,宫观的管理水平、服务功能、文化气氛、生态环境、和谐稳定等方面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道教整体形象和受众的心理。加强宫观管理工作,关键是加强组织制度建设,实现管理制度化、工作程序化、决策民主化、办公自动化。营造知人善用、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

最后,信教群众是道教得以存在的基础,离开信教群众的支持和关注,道教也很难奢谈什么立足与发展。所以,道教界人士只有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满足信众的精神和信仰需求,化解信众心中的矛盾和困惑,多为信众排忧解难,才能获得信众的信任,密切教群关系,更好地团结和教育信众识大体,顾大局,爱国爱教,遵纪守法,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这才是道教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道教能够服务于创建和谐社会的立足点。

众生皆能按无为精神的要求,净化思想,提高境界;遵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法则,清心寡欲,知足知止;实践上善苦水的无为之德,功而不居、创造奉献,我们的人间就是一个充满真、善、美的人间,我们的社会就是一个朝气蓬勃、和谐有序的社会。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