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母婴养生 >> 坐月子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会阴侧切术后的注意事项
2015-11-27阅读:10715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会阴侧切术后的注意事项在产后不容忽视。很多新手妈妈对这项手术不在意常常忽略护理,这样给身体留下诸多后遗症。小编为你讲解一下会阴侧切术后的注意事项及会阴侧切术后的护理。

在分娩的第二产程中,当宫口开全、胎头披露时,常因生产的妈妈会阴部过紧、胎宝宝太大、臀位产以及早产儿(为防止颅内出血)而影响胎儿娩出。在这种情况下,产科医生为了防止盆底肌肉过度伸展而引起裂伤,保护阴道软组织,避免产后会阴和阴道松驰,常常会施行会阴侧切手术这是一个很小的产科手术,它是在阴部神经阻滞麻醉下,在阴道口左下部切开3—4厘米,待胎宝宝和胎盘娩出后,医生把切开的伤口按解剖层次逐层缝合,由于这种伤口齐整,所以一般4—5天即可拆线。虽然手术很小,但因伤口位尿道口、阴道口、肛门交汇的部位,还因产后的一些特殊情况,很易发生伤口不愈 ,所以应在护理上尤加小心。

术后注意事项

1 .保持外阴清洁以防感染

勤换卫生垫,避免湿透,让伤口浸泡在湿透的卫生垫上将会很难愈合。

每天要用温水勤冲洗会阴部,尤其每次便后更要用新洁尔灭消毒棉擦试冲洗外阴,切忌由后向前擦,应该由前向后。

2. 防止会阴切口拆线后列裂开

产后早些下床活动,多吃新鲜疏菜水果,多喝鱼汤、猪蹄汤等汤饮,不吃辛辣食物以保持排便通畅。当发生便秘南解时,不要屏气用力,可用开塞露帮助通便。拆线后的几天内,避免做下蹲用力动作,如在解便时,宜先收敛会阴和臀部后再坐在马桶上,屏气用力常常是会阴伤口裂开的原因。坐位时身体重心偏向右侧以防伤口受压、切口表皮错开。避免摔倒或大腿过度外展,这样都会使伤口再度裂开。不宜在伤口拆线后当日出院,因伤口裂开多发生在深口拆线当天。如果回家后裂开会带来很大不便。

3. 避免伤口发生血肿

术后最初几日内妈妈应采取右侧卧位,这样可使伤口内的积血流出伤口外,不致发生血肿,也可防止恶露中的子宫内膜碎片流入伤口内而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

术后注意刀口情况,如果在术后1—2小时内伤口出现疼痛,并且越来越厉害,应马上与医生联系,很可能是缝合前止血不够而形成血肿。

有血肿时可用50%硫酸镁溶液冷敷。

4.避免会阴切口发生感染

当伤口出现肿胀、不疼痛、硬结时,遵循医嘱服用抗生素,局部1:5000高锰酸钾温水坐浴浸泡伤口,每天2次,每次10—15分钟。

用清热、解毒、散结的中药煎液清洗伤口也有很好的效果。

可在家中用台灯进行局部理疗,但须注意不要烫伤。

5.小心护理有水肿的伤口

有些妈妈会因第二产程较长而伤口水肿,在拆线前缝合线勒得很紧,可用95%的究竟纱布或者50%的硫酸镁溶液热敷,湿敷,每天做2次。

卧位时抬高些臀部,以利回流而减轻水肿。

6.注意饮食得当

术后一周内最好进无渣饮食,即含纤维质少的食物,如牛奶等,以防形成硬便而不利会阴切口愈合。

会阴侧切术后的注意事项_侧切注意事项

会阴切开术术后护理要点

1、保持正确的卧位:如为左侧切应采取右侧卧位或仰卧位,以免恶露污染伤口。

2、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1)及时更换卫生巾;

(2)24小时内护士会为产妇做会阴冲洗2次;

(3)如厕大小便后,如有条件应使用流动水(冲洗池)冲洗会阴;便后擦拭时应从前向后擦,以 免污染伤口;

3、早期做缩肛运动,促进盆底组织、会阴组织及产道恢复;

4、如有伤口肿胀,在排除感染的情况下可做理疗,也可用75%酒精或50%硫酸镁的棉纱外敷,以促进水肿吸收;

5、伤口一般情况下4天左右拆线,肠线需慢慢吸收,约1个月左右恢复;

6、性生活一般在产后2个月左右恢复;温馨提示:产后有侧切的妈妈往往不敢解大小便,怕伤口裂开,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发生这种问题的。

另外,在伤口缝合时阴道口是用肠线缝合的,不用拆,有的妈妈以为线没拆干净;当肠线吸收到一定程度时,线就会松,您在清洗外阴时轻轻将线拉出就可以了。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