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母婴养生 >> 坐月子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坐月子吃辣椒,坐月子饮食,坐月子食谱
2016-09-26阅读:1443 学员编辑 收藏

    剖腹产坐月子的时候吃了辣椒会怎样

    传统医学认为,辣椒可以驱寒、止痢、杀虫、增强食欲、促进消化的功效,但膳食上应当讲究五味(酸、苦、甘、辛、咸)调和,若过度偏爱辣味食物,容易造成脏腑阴阳失调,产生疾病。辣味有发散、行气、活血等功能,吃多了容易使肺气过盛,导致免疫力降低而得上感冒,或者出现咽喉干痛、两眼红赤、鼻腔烘热、口干舌痛以及烂嘴角、流鼻血、牙痛等“上火”症状。对于湿热加重者过量食用辛辣可体内湿热,表现为皮肤痤疮、血压升高、痔疮加重和鼻出血等。

    辣椒性热,对于肠胃不好的妈妈们应尽量不吃,因为其辣味会刺激肠胃,同时容易引起便秘等上火症状若严重者还容易患痔疮。

    另外辛辣的食物有刺激性,过量食用也有可能会导致奶水减少,增加发热度引起宝宝大便干结。

    辣椒里含有二氢辣椒素、胡萝卜素、维生素C、P及钙、磷、铁等营养成份,但辣椒性热哺乳期乳妈妈吃得过多容易导致婴儿过敏和炎症,严重时还会发生疮痈感染等。所以为了宝宝的健康妈妈在喂奶期间尽量少吃或不吃辣椒。

    产妇不能吃哪些食物

    1、寒凉生冷食物

    产后身体气血亏虚,应多食用温补食物,以利于气血恢复。产后进食生冷或寒凉食物,既不利于脾胃消化吸收,也不利于恶露的排出。

    2、辛辣刺激性食品

    产后气血虚弱,若进食辛辣发散类食物,如辣椒,可致发汗,不仅耗气,并可伤津损血,加重产后气血虚弱,甚至发生病症。

    3、酸涩收敛食品

    产后淤血内阻,不宜进食酸涩收敛类食品,如乌梅、莲子、柿子等,以免阻滞血行,不利于恶露排出。

    4、冷饮、冷食

    如雪糕、冰琪琳、冰凉饮料等,不利于消化系统的恢复,还会给产妇的牙齿带来不良影响。

    5、忌食过咸食品

    过咸的食物,如腌制品,其含盐分多,盐中的钠可引起水潴留,严重时会造成水肿。如果产后尿多、汗多,可适当摄入盐分。

    6、忌食过硬、不易消化的食物

    产妇本身胃肠功能较弱,加上运动量又小,坚硬、油炸、油煎和肥厚味的食物,不利于产妇消化、吸收,往往还会导致消化不良。

    7、加工食物

    产后应少吃加工过的食品。比如含有硝酸盐的香肠,其中可能会含有亚硝胺(是一种致癌物质),应尽量避免。另外,罐头、咸蛋、熏制食物,皆要避免。

    剖腹产月子餐食谱精选

    1、薏米山药粥

    食材:山药(中药铺里的干制品、非新鲜的山药)、茨实、薏米、水、冰糖适量。

    制作方法:

    首先:山药:茨实:薏米=1:1:1,洗干净,覆盖保鲜膜,浸泡一夜。

    其次:放浸泡了一夜的材料连水一起倒入打浆机。

    再次:充分打碎成粉状,倒入砂锅中。

    最后:加入两碗水,大火烧开转小火,根据自己的口味添加适量的冰糖,一边搅匀一边煮10-15分钟。

    2、养肝汤

    作用:可中和或去除因手术麻醉药,所残留于体内的余毒。剖腹产者与顺产皆可食用此汤。

    食材:大枣7粒、煮后的月子米酒水300毫升。

    制作方法:

    大枣洗净后每颗以刀子划开,放在保鲜盒内,再以米酒水煮滚后,冲泡,盖上盖,泡八小时后再锅内隔水蒸,开锅后蒸一小时。

    3、红豆汤

    温馨提示:红豆汤要分两次来吃,一次于早上10点,一次为下午3点。

    食材:红豆70克、带皮老姜10克、月子米酒水1220毫升、红糖30克。

    制作方法:

    首先,将红豆泡放入月子米酒水中,加盖泡8小时。

    其次,老姜切成丝放入已泡好的红豆中。

    再次,用高压锅大火煮沸后转小火25-35分种即可。

    最后,熟的标志是红豆已开花。加入红糖约剩600毫升放入保鲜盒内。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