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母婴养生 >> 坐月子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产后同房 ,产后多久同房
2017-02-15阅读:10512 学员编辑 收藏
一、产后多长时间可以同房
二、产后同房后为什么会出血
三、如何消除产后同房障碍

产后多长时间可以同房

1、产后多长时间可以同房

生完孩子多久可以同房是由产妇分娩的方式(顺产或是剖腹产)、产后恢复情况等决定,适宜的同房时间:顺产为产后2个月,剖腹产为产后3个月,并视乎产妇具体身体恢复情况而有所不同。

产后多长时间可以同房

生完孩子不宜过早同房,至少需要一个月的休养时间,也就是产褥期的42天,这段时间是子宫内膜的修复期。产后42天左右,子宫才能恢复到怀孕前时的大小,胎盘附着部位的内膜才能全部修复。产褥期过后,若产妇身体没有任何异常,理论上就能够同房,不过最好先去医院检查,了解子宫和身体恢复情况。

至于剖腹产后多久可以同房,最好在剖腹产后3个月后才能同房,因为剖腹产有手术刀口,同房须等到剖腹产伤口愈合后才能进行,如果过早同房的话,容易手术瘢痕处容易受伤,可给产妇带来极大的危害。

2、产后同房的注意事项

2.1、卫生要干净,避免子宫受细菌感染

由于产后新妈妈抗病能力较差,生殖道的创口依然存在,没有完全的愈合,因此,这时过夫妻生活,一定要注意保持卫生,特别是男性生殖器一定要注意保证清洁,在同房之前,用温水洗干净,女性在夫妻生活之后要注意清洗阴部,以免引发感染。

2.2、动作不可过于粗鲁

由于新妈妈刚生完宝宝,身体尚未完全恢复,特别是生殖器官有创伤,阴道较为干涩,阴道黏膜也十分的脆弱,这就需要丈夫要注意多体贴妻子,在过夫妻生活时,动作要轻柔,多给妻子一些爱抚,尽量消除妻子的心理障碍,否则,如果动作过于剧烈,可能会造成妻子阴道裂伤,导致出血。

产后多长时间可以同房

2.3、避孕很重要

不少夫妻认为,在宝宝出生之后,也没有月经的来临,认为不会怀孕,不用考虑避孕的事情了,事实上,不少新妈妈在产后过夫妻生活时没有采取避孕措施而发生怀孕,这对女性而言,身体伤害非常重。因此,在产后过夫妻生活,必须要考虑避孕。

3、产后同房需要避孕吗

很多朋友会问,产后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来月经,就不会排卵,是不是就是说这时同房可以不用避孕了呢?这种理解理论上说是正确的。

宝宝出生后,产妇要进行哺乳,哺乳期间,母体会分泌泌乳素,这种物质是女性垂体分泌而来的,泌乳素会控制卵巢排卵,女性在这段时间就不会来月经。不过,产后性生活,仍然需要做好避孕。

因为排卵出现在月经来潮前,而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排卵,也不清楚什么时候会来月经。这个时间因人而异,差别大。所以,月经来临前,发生性生活,如果没有避孕防护,都有可能会怀孕的。

产后同房后为什么会出血

1、与恢复同房的时间有关:会阴切口的伤口一般需7天才能愈合,并将缝线拆除。此时,会阴表面组织是已愈合,但是深部肌层、筋膜需6-8周才能得以修复。如果过早开始同房,可导致伤口裂开、出血。

产后多长时间可以同房

2、与产妇全身情况有关:当产妇患有贫血、营养不良或阴道会阴部发生炎症时,均可延迟会阴伤口的愈合。

3、与伤口缝合情况有关:除了会阴部表皮层用丝线缝合外,内层肌肉、皮下脂肪层均用羊肠线缝合。由于人体组织对羊肠线的吸收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加上羊肠线的质量、会阴部是否严格消毒等问题,也会影响人体组织的吸收。

4、与丈夫有关:由于男方在妻子处于妊娠晚期、产褥期时禁欲时间较长,一旦恢复夫妻生活,往往动作激烈,这样也很容易引起会阴组织损伤、出血、裂开。

如何消除产后同房障碍

丈夫需要和妻子沟通,双方互相体谅,克服心理障碍。在同房时注意循序渐进,在产妇身体彻底康复后再进行性生活,同房时要注意动作轻柔,可适当增加前戏或使用润滑剂。

生育之后也会存在性生活障碍。大部分产妇逐渐会想要找回性高潮的快感;而丈夫则急切地渴望与妻子共同体验怀孕时没有做过的花样**爱。性生活的不和谐就是因夫妻两人心理恢复速度的不同而出现。但是一定要注意,进入妻子体内的时候,要温柔一些,如果使用润滑液效果更加好一些。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