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时令养生 >> 节气养生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冬至,腌肉
2017-11-15阅读:9539 学员编辑 收藏

文章目录

一、冬至为什么要腌肉
二、冬至由来传说
三、冬至的习俗有哪些

冬至为什么要腌肉

1、冬至为什么要腌肉

民间流传冬至日腌的肉,不流油、不腐坏,而且特别香嫩。所以,很多地方有在冬至宰猪腌肉,留备过年所用的习俗。四川渠县、简阳和湖南宁远等地家家户户的冬至肉,就是在冬至日宰猪腌渍的。冬至肉阴干后存放,历久不腐,而且味道香美。四川武阳有句俗话说:“冬至不割肉,枉在世上活。”

在湖北地区,各家则在冬至日腌鸡鸭鱼肉,风干后备新年食用。浙江嘉兴称所腌的鱼、肉为“年鱼”“年肉”。江苏地区惯于冬至日腌酱瓜。在浙江杭州,则是把冬至日当作自家腌菜的开缸之日,开缸前先祀,而后可以取出食用。

冬至为什么要腌肉

2、咸肉的腌制方法

我国很多地区的人们都喜欢腌制咸肉,咸肉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可以改善人体的皮肤光滑度,那么咸肉时如何腌制的呢?我们现在来看一下咸肉腌制的方法:

首先开火加热锅,倒入盐、花椒煸炒至热。把炒好的花椒洒在肉(注意:肉不要洗)上,然后用手反复擦均匀,还要再洒在另一面,然后再用手反复擦匀,这样反复把肉的每一面都擦满花椒盐。把肉放入容器,撒一些白酒,用石头等重物压住。每天帮肉翻身一二次,约六天左右,把肉取出,用剪刀在肉在扎一个孔,用绳子把它吊起来,最好是有太阳的时候让它晒一下。第二天再阴干或晒干一下,就可以把它用食用塑料袋扎好放入冰箱冷冻室就可以了。

冬至为什么要腌肉

3、咸肉腌制要几天

一般腌咸肉要几天才能吃呢?其实腌制咸肉一般最后都要放在阳台或其他地方风干几天,一般来说,腌制时间一般为2天以内或者20天以上,这样咸肉就可以吃了。

根据专家们研究,腌咸肉在开始腌制的2天内亚硝酸盐的含量并算不高,可是在第3—8天亚硝酸盐的含量达到最高峰,第9天以后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20天后基本消失。所以腌制咸肉一般时间短的在2天之内,长的应在腌制一个月以后才可以食用。我们一般都是用一块大石头或者其他东西压着咸肉,这样就可以避免咸肉流失水分。

冬至由来传说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的时间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因此要庆贺。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不同的地方习俗有不同的传说。

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冬至为什么要腌肉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和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冬至的习俗有哪些

潮汕民间,在这一天备足猪肉、鸡、鱼等三牲和果品,上祠堂祭拜祖先,然后家人围桌共餐,一般都在中午前祭拜完毕,午餐家人团聚。但沿海地区如饶平之海山一带,则在清晨便祭祖,赶在渔民出海捕鱼之前,意为请神明和祖先保佑渔民出海捕鱼平安。

吃甜丸习俗几乎普及整个潮汕地区,但这个习俗还包含着一个有趣的陋俗,人们在这一天把甜丸祭拜祖先之后,拿出一些贴在自家的门顶、屋梁、米缸等处。这里相传有两个原因,一是甜丸既甜又圆,是表示好意义。二是这一天家人如能不慎碰上它,更是好兆头。

北方地区吃水饺。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而留下的。

上一篇:冬至,数九九 下一篇:冬至,馄饨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