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时令养生 >> 节气养生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下元节的来历,下元节的意义,下元节由来
2017-11-26阅读:9630 学员编辑 收藏

文章目录

一、下元节的来历
1. 下元节的来历
2. 下元节的风俗活动
3. 下元节的各地习俗
二、下元节是鬼节吗
三、我国古老的节日及习俗

下元节的来历

1、下元节的来历

1.1、下元节的最初来源和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分别是天官、地官、水官;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而这三官的诞生日分别是正月十五、农历七月十五、农历十月十五,而这三天又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

下元节的来历

1.2、在民间传说中,下元节的水官全称为“五气三品解厄水官”,主管的是九江四渎、三河五海、十二溪真圣神君,掌管死魂鬼神之籍,记录众生功过之条。传说每年的农历十月十五,水官考籍,按照众生善恶功过,随福受报,随孽转形。

2、下元节的风俗活动

2.1、每年的下元节,道教都会进行相关的修斋仪式,一方面是为了感恩神灵赐予的同时以祈求神灵的福佑,另一方面是在于广结善缘、广播爱心、广种福田。

2.2、因为下元节正好是丰收完成的季节,所以下元节在民间逐渐演化为祭祀祖先亡灵,感谢上天的恩赐,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的日子。

3.3、另外,在下元节这一天,民间还有工匠祭炉神的习俗,炉神就是太上老君,大概源于道教用炉炼丹。

3、下元节的各地习俗

湖南省宁远县民间,在下元节前后,还要普遍进行迎神赛会。莆仙民间许多人家会在房前空地上排案供食品,烧香贡银,并让小孩子用烧着的香枝均匀地插成一片小方块,叫“布田”。这种习俗据说是祭“亡灵”,俗称“普孤”,就是普渡孤魂。北京过下元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做“豆泥骨朵”。“豆泥”就是红小豆做的“豆沙馅儿”。是北京小吃“豆沙包子”。 福建省莆田一带,下元这天傍晚,各家各户都要在田头祭水神,祈求在干燥的冬季庄稼地滋润,农作物平安过冬。祭祀时,摆上斋品,将香一根根播在田埂上,以示虔诚。武进一带几乎家家户户用新谷磨糯米粉做小团子,包素菜馅心,蒸熟后在大门外“斋天”。又,旧时俗谚云:“十月半,牵砻团子斋三官”。

下元节的来历

总的说来下元节其实是一个以除困解厄为主题的节日,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其实下元节发展到今天我们可以运用它这一主题开展慰问困厄者、探问病人的等一些社会性关怀活动。将下元节发展成一个全民祈愿日和纪念祖先贤人的日子。

下元节吃什么好

1、“五谷主偶像”米果。下元节,也是五谷主的生日,俗称“五谷主生”(也称“五谷母生”)。潮汕地区祭祀五谷主,要蒸制“五谷主偶像”和一些象征农具、五谷的“尖担”、“粟穗”等食品。

2、米果。客家的下元节,十月十五是相传为三界公诞辰,虽有敬祀,但不如上元节(元宵)和中元节(鬼节)热闹。闽西客家地区下元节也称为“完冬节”。农村常做糍粑,米果,芋子包,豆腐之类食品,谓“做完冬”。有些地方有打醮祀神演戏之俗。

3、糍粑。客家农村有句俗话:“十月朝,糍粑粄子碌碌烧。”糍粑质地细腻柔韧、洁白晶美,筷子夹起来软软的,心里升腾起一股征服的快感。此时可就别太心急,以免烫了口舌。尝一口更是口感味鲜,细滑沁甜,米香而不腻,好吃好吃。

下元节的来历

4、芋仔包。客家芋子包是永定的地方特色小吃,外表呈纺锤形,由芋子或马铃薯作为主料,馅料相当丰富。馅料是芋子包最关键的因素,把香菇、鱿鱼、葱花等放入锅里油炸,待香味四溢时舀起来,倒入切碎的菜料。

我国古老的节日及习俗

1、元旦:正月初一,亦称元日,有祭神贴桃符的习俗。相传东海度朔山大桃树下有神荼、郁垒二神,能食百鬼。古人用桃木画二神像,悬挂在门口来驱鬼。五代开始在符上写联语,后来演变成春联。王安石有《元日》诗:“千门万户瞳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上元:正月十五,亦称元宵、元夕、元夜。古代习俗在上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称灯节。

3、社日: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王家《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4、寒食:清明前二日,即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有时是一百零六天。相传起源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介之推在绵上之山隐居,晋文公为逼他下山放火,他抱树而死。晋文公便下令这一天禁火寒食,以后演变为寒食节。每逢寒食节,人们要禁火三日。元镇《连昌宫词》:“初过寒食一百六,店社无烟宫柳绿。”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