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时令养生 >> 节气养生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下元节,节令食品,下元节为什么吃节令食品
2017-11-28阅读:9686 学员编辑 收藏

文章目录

一、下元节为什么要吃节令食品
二、下元节各地的习俗
三、下元节吃什么

下元节为什么要吃节令食品

1、下元节为什么要吃节令食品

诸如春节吃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仲秋节吃月饼等等,下元节也有属于它的饮食习俗。“下元节”正值农村收获季节,莆仙民间一些人家做豆腐、再油炸,也用新谷磨糯米粉做薄饼,包素菜馅心,油炸成“影糕”、“葱饼”、或香润可口的油炸食品团子,然后当作供品在大门外“斋天”。

饮食风俗是节日习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在长期的、众多的节日活动的实践中,形成了独立的、特殊的节令食品,诸如春节吃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仲秋节吃月饼等等,它同其它风俗习惯一样,作为民族的一种共同情感、共同心态。统一着人们的节日行为,对节日的生存、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这一天,人们在家中做糍粑并赠送亲友,蒸麻腐包子等。下元节为什么要吃节令食品

2、下元节是什么时候

下元节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月十五,亦称“下元日”、“下元”。正月十五日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汉族称下元节,祭祀祖先。

3、下元节的由来

农历十月十五,是古老的“下元节”。此时,正值农村收获季节,武进一带几乎家家户户用新谷磨糯米粉做小团子,包素菜馅心,蒸熟后在大门外“斋天”。又,旧时俗谚云:“十月半,牵砻团子斋三官”。原来道教谓是日是“三官”(天官、地官、水官)生日,道教徒家门外均竖天杆,杆上挂黄旗。晚上,杆顶挂三盏天灯,做团子需三官。民国以后,此俗渐废,惟民间将祭亡、烧库等仪式提前在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时举行。

农历十月十五,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是日,水官根据考察,录奏天廷,为人解厄。“这一天,道观做道场,民间则祭祀亡灵,并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古代又有朝廷是日禁屠及延缓死刑执行日期的规定。

下元节各地的习俗

北京

古人过下元节,有些固定的习俗,比如把锡纸折成银锭模样,烧了祭拜先人;百姓家会在这一天做糍粑,赠送亲友;既是与水官大禹有关,遍及各地的大禹庙也当然必有祭祀活动;朝廷也会在这一天格外体现“以民为本”,严禁杀人。此外,下元节这一日,民间工匠还有祭炉神的习俗。

北京过下元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做“豆泥骨朵”。“豆泥”就是红小豆做的“豆沙馅儿”。是北京小吃“豆沙包子”。这种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豆沙包子”,在几百年前的明代,早已是孟冬十月的节令食品了。下元节为什么要吃节令食品

南京

老南京的下元节曾经有丰富的民俗活动,首先是焚“金银包”,这是祭拜先祖亡灵的习俗,过去南京民间喜欢折红绿纸为仙衣,折锡箔为银锭,装入白纸糊的袋中,正面写“谨言冥宝一封、彩衣一身上献某某受纳”,下书“子孙某某百拜”,背面写“某年、某月、某日谨封”,俗称“金银包”,叩拜后焚化。

广东

农历十月,中山各地晚稻已收割,晒谷入库。继而是准备斩蔗及收挖薯、豆等农作物了。在一年中,也算到了农闲时节,中山城乡多有举行祭祀和娱乐活动。尤其是中山的客家人,多有在十月节期间沿用其传统的习俗舞火龙、踩高跷等民间艺术的演绎,习惯上又称十月节。这一习俗一般在农历十月初一或十五日左右。

下元节吃什么

麻腐包子

闽西客家地区下元节也称为“完冬节”。农村常做糍粑,米果,芋子包,豆腐之类食品,谓“做完冬”。有些地方有打醮祀神演戏之俗。吃麻腐包子,据说这是纪念孟姜女千里送寒衣的忠贞气节。麻腐包子象征送寒衣的包袱。下元节这天,各家再忙都要抽时间点麻腐。

吃羊肉

在很多汉族和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有下元节吃羊肉的习俗。老一辈的人说,下元节吃羊肉是希望来年有个好兆头。从养生学的角度,下元节期间已经进入冬天,这个时候吃羊肉能够达到增强体质进补的效果。下元节为什么要吃节令食品

糍粑

在民间有吃糍粑来庆祝“下元节”,而且打糍粑的时候亲戚邻居都会来帮忙。一般是用新出的糯米蒸熟,然后倒入石臼舂打至烂,然后再取出糯浆做成圆团,放入蒸笼蒸熟而成。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