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时令养生 >> 节气养生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腌肉的吃法,腌肉怎么吃,冬至饮食方法
2017-12-18阅读:9966 学员编辑 收藏

文章目录

一、冬至吃腌肉的做法
1. 冬至吃腌肉的做法之腌肉萝卜干
2. 冬至吃腌肉的做法之咸肉滚豆腐
3. 冬至吃腌肉的做法之腌肉大白菜汤
二、冬至节气养生吃什么
三、冬至各地的饮食习俗

冬至吃腌肉的做法

1、冬至吃腌肉的做法之腌肉萝卜干

材料:腌好的五花肉一块,萝卜干少许,葱少许,姜少许,蒜少许,盐少许,酱油少许,鸡精少许,花椒少许,干辣椒少许。

做法:

冬至吃腌肉的做法

1.1、肉煮二十分钟切薄片,萝卜干用水泡一下挤干水分备用;

1.2、锅内油烧热,放花椒、干辣椒炸香加入肉翻炒;

1.3、香后加葱姜蒜煸香,倒入萝卜条、盐、酱油同炒;

1.4、出锅前加入鸡精即可出锅。

小诀窍:萝卜条没泡好可以加一点水焖一下。

2、冬至吃腌肉的做法之咸肉滚豆腐

材料:石磨豆腐300克,咸肉100克,笋干50克调料盐、味精、高汤各少许。

做法:

2.1、石磨豆腐切块,焯水洗净,笋干浸泡切散;咸肉切厚片。

2.2、石磨豆腐加盐煮透,沥干水待用。

2.3、沙锅注入高汤,加入石磨豆腐、咸肉、笋干,调味,煮至入味即可盛出装盘。

小诀窍:原汁原味,豆腐鲜嫩可口。

3、冬至吃腌肉的做法之腌肉大白菜汤

材料:咸肉(约50克),火腿(约50克),大白菜(约1/2磅),水发粉丝(1杯),自腌咸菜(约50克),白胡椒粉(1/2茶匙),芝麻油(1茶匙)。

做法:

冬至吃腌肉的做法

3.1、把大白菜、咸肉、火腿和咸菜切成丝,粉丝水发,咸菜丝冲洗一下。

3.2、锅置炉上,用大中火,放咸肉,煸至刚刚出油的状态,不要煸得太过火。

3.3、倒入火腿,再煸片刻。

3.4、倒入咸菜,爆1-2分钟。

3.5、加入约小半锅水,转慢火熬约20分钟,让里面的材料出味。

3.6、加入粉丝,再煮约10分钟。

3.7、倒入大白菜丝,开大火。

3.8、煮至大白菜丝断生,加胡椒粉和芝麻油,搅拌几下可出锅。

冬至节气养生吃什么

1、白菜:白菜是大家常见的蔬菜类之一,也是农贸市场中售价较低的一类蔬菜,你别看它售价低,但其实白菜中含有的营养元素可多着呢,如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纤维素等,而纤维素可以促进肠道的蠕动,助进人体消化,排宿便,得到众多中医专家认可。

2、萝卜:冬至时节寒冷气候,是咳嗽高发时期,这时候可以尝试用白萝卜跟蜂蜜一起浸泡着吃,可以达到瞬间止咳的效果。方法,将萝卜洗干净去皮,切成木瓜丁形状,然后将其倒入蜂蜜中浸泡2个小时,之后用大汤勺取出一勺以温水稀释,即可服用,切记一天饮用4-5次。

冬至吃腌肉的做法

3、豆芽:豆芽给人体所带来的养生效果是可防治肠癌、口腔炎,还可提高人体大脑功能。豆芽源于黄豆、绿豆,因为其原材料本身就营养丰富,因此发酵过后得到的豆芽同样具有很好的养生效果,甚至比黄豆、绿豆多了纤维素这个物质。此外,受酶的作用促使植酸降解,豆芽释放出来的锌、铁等物质被人体得以充分利用,值得推荐。

冬至各地的饮食习俗

1、滕州羊肉汤: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现山东滕州一带冬至家家都要喝羊肉汤。

2、江南“赤豆糯米饭”: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3、台州擂圆:浙江台州人好美食,冬至是一年中重要节气,在这一天要做些特色菜肴和食物,首先要祭奠祖先,祈祷祖先保佑全家人来年一切平安如意。然后全家人欢乐地聚在一起喝酒吃菜。其中吃“冬至圆”(擂圆,又叫硬擂圆、翻糙圆)是台州的老传统,擂圆取圆圆润润、团圆之意。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