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类型 >> 病因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偏执性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原因,偏执
2017-11-29阅读:9581 学员编辑 收藏
一、偏执性精神障碍的简介
二、偏执性精神障碍的原因
三、偏执性精神障碍的危害
四、偏执性精神障碍的高发人群
五、偏执性精神障碍的预防方法

偏执性精神障碍的简介

偏执性精神障碍又称为持久的妄想性障碍,是一组以系统妄想为主要症状,而病因未明的精神障碍,若有幻觉则历时短暂且不突出。在不涉及妄想的情况下,无明显的其他心理方面异常。

偏执性精神障碍的原因

1、病前的个性:具有主观、固执、敏感多疑、不安全感、好争论、自我中心、虽然吹毛求疵、强词夺理、爱空想、遇事专断、情绪易激动、不能冷静面对现实等特点。

2、遗传:约有2%曾患有偏执性精神病。

3、心理社会因素:由于对重大生活事件或心理冲突,不善应对,对事实加以曲解或长期耿耿于怀,进而逐渐形成偏执观念,导致发病。

4、文化背景:

4.1、性格的缺陷,使他们不能接受批评,不能事实求是地对待生活中的遭遇。

4.2、在遇到挫折时即加以曲解,常归咎于他人,形成偏执型人格障碍。

4.3、久而久之,就认为是别人处处跟他作对,把各种事情联系起来,逐步形成了病理性妄想。

5、多数学者认为:是在人格缺陷的基础上,遭受不良的精神刺激的影响发展而来的。

偏执性精神障碍的原因

偏执性精神障碍的危害

1、改变性格

患者得病后,性格往往会发生某些改变,表现出诸多异常,是最明显的精神病的危害。如原来热情合群的人变得对人冷淡,与人疏远、孤僻不合群,寡言少语,好独处,躲避亲友并怀敌意,生活懒散,不守纪律。或原来很有教养的人变得出言不逊,好发脾气,对人无礼貌。精神病患者早期的情绪变化常表现为情绪高涨,洋洋自得,趾高气扬,管闲事,说大话,夸夸其谈,做事有始无终,爱发脾气,都是常见的精神病的危害。

2、神经精神危害

患者还会出现一些类似于神经疾病的症状,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也是常见的精神病的危害。如头痛、失眠、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工作学习能力下降以及癔症样表现等都是常见的精神病的危害的表现。用脑时精神容易兴奋,有时对声音和光很敏感。入睡困难,睡后梦多,且醒后感到不解乏,终至睡眠感丧失,睡眠觉醒节律紊乱。

偏执性精神障碍的原因

3、影响家庭

部分精神疾病患者不仅因病态行为给家人造成身体乃至生命上的伤害,还会造成家庭经济状况及家人生活质量的下降、精神负担加重等情况,尤其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发育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4、危及社会

精神疾病由于受到病理心理的影响和支配,患者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危及社会的行为,他们中有的患者难以走出心理误区,偏执记恨于政府、社会。有的甚至采取过激行为,会出现危险的冲动行为,攻击他人,多会对被攻击者的心理和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而且被攻击者往往是患者周围熟悉的人,甚至亲人居多。尽管精神病的危害严重,但只要人们掌握一些心理卫生知识,及早发现精神心理异常,采取有效措施,让病人得到及时、系统的治疗,精神疾病的危害是可以防范的。

5、患者身心健康

假如长时间不能治愈精神病,或者病情多次复发,患者就会出现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缺乏等精神病的危害。此时,患者智力相对正常,却生活懒散,对家人缺少亲情,对自己的未来毫无打算,整天呆坐不语,丧失了工作和生活能力,这就是精神衰退,从社会功能的角度讲,就叫做精神残疾。此外,自伤自杀是对精神病的危害最大的一种行为方式。据临床调查,自杀率最高的精神心理疾病是抑郁症,其自杀危险高于一般人的50倍。其次是精神分裂症,在死亡的精神分裂患者中约占13%。

偏执性精神障碍的原因

偏执性精神障碍的高发人群

30岁-45岁中年人。

偏执性精神障碍的预防方法

1、保持良好的心情,培养良好的兴趣,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努力改善自己的性格,保持心情舒畅,积极向上,从而减少该病的发生。

2、适量运动,多参加活动:活动和运动可以帮一个人心理减负,完善性格,对该病的诱发有积极的预防功能。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