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酒中毒一般而言,系指酒依赖及慢性酒中毒综合征。酒精滥用(alcoholic abuse)属于行为障碍,是逃避不能承受的压力和责任的一种方法。酒依赖(alcoholic dependence)则是生物医学概念,是长期过量饮酒引起的特殊心理状态,属于慢性酒中毒。
慢性酒中毒(chronic alcoholism)是长期(数年至数十年,通常10年以上)酗酒出现多种躯体和精神障碍,甚至不可逆性病理损害,如酒中毒性心肌炎、肝功能损害或肝硬化、多发性周围神经炎、中枢神经系统变性或脑萎缩等。
酒依赖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是生物、心理、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1、遗传因素
家系调查证实,酒依赖者的子女较不饮酒者子女酒依赖的发生率高4~5倍,发生早且严重。国内10单位协作调查酒依赖患者的亲属中,酒中毒的比例甚高,一级亲属为44.7%,二级亲属12.6%,显示遗传倾向。双生子研究提示,同卵双生子发生酒依赖的患病率较异卵双生子发生酒依赖的患病率较异卵双生子高。
2、生物化学因素
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是酒精在体内代谢的主要催化剂,乙醛脱氢酶活性是影响饮酒的重要生物学因素。嗜酒者血小板单胺氧化酶活性降低,推测是酒精滥用素质的因素之一;多巴胺 -羟化酶活性降低,发生酒中毒的风险增加;酒精可使 -氨基丁酸活性降低,使CNS对酒精的耐受增加,可能与酒中毒和发生戒断症状有关。
3、心理因素
心理机制支配饮酒行为,饮酒行为自省假说认为,饮酒者的饮酒行为与成功或失败的自我评价有关。成功时常作出正性自我评价,乐意进行自省,饮酒较少;失败时力图避免作负性自省,饮酒可中断负性自省,饮酒增加。人格特征对酒依赖有重要影响,酒依赖者年幼时就有乖僻的表现,如活动过多、不合群、逃学、具有攻击性等,成年后表现为反社会人格或不成熟人格,应付困难和自控力较差。
4、社会文化因素
不同民族、社会、文化背景,家庭及婚姻状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酒依赖均有重要影响。
酒依赖患者是长期过量饮酒引起的特殊心理状态,属于慢性酒中毒。最终表现为慢性酒中毒综合征,是长期(数年至数十年,通常10年以上)酗酒出现的多种躯体和精神障碍,甚至不可逆性病理损害,如肝功能损害或肝硬化、多发性周围神经炎、中枢神经系统变性或脑萎缩等。
临床可伴有震颤、谵妄、幻觉、嫉妒妄想、柯萨可夫综合征和痴呆等,可出现精神症状,称为慢性酒中毒性精神障碍。停止饮酒后精神病样症状可较快或缓慢消失,躯体症状往往难以痊愈。但慢性酒中毒也可不伴有酒依赖。
我国对慢性酒中毒的概念,着重强调长期过度饮酒导致器质性精神障碍,社交功能、职业功能和社会适应能力严重损害。
另外,滥用酒精对人体许多器官系统均有很大的损害作用,已证实酒精中毒可引起严重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附壁血栓形成,心肌病、心肌梗死、高血压,以及血小板数增多、凝集功能增加和纤维蛋白自发性溶解时间延长等。
中老年人群。
宣传酒精对人体的危害,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严格执行未成年人法,严禁未成年人饮酒,加强法律监督。重视和加强酒的精神卫生宣传,宣传文明饮酒,不劝酒、不酗酒、不空腹饮酒,治疗躯体或精神疾病,避免以酒代药。提倡用饮料代酒,减少职业原因导致的酒依赖。提倡生产低度酒,控制和禁止生产烈性酒,严厉打击非法造假酒的不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