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翻是指子宫底部向宫腔内陷入,甚至自宫颈翻出的病变,这是一种分娩期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多数发生在第3产程,如不及时处理,往往因休克、出血导致产妇在3~4小时内死亡。及时发现并明确诊断子宫内翻是治疗的基础。子宫内翻患者在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常合并严重的疼痛、出血、感染和休克等临床表现,所以积极地缓解疼痛,控制出血、感染和休克是进行子宫内翻治疗的前提。
子宫内翻多数由于第三产程处理不当(约占50%),但其先决条件必须有子宫壁松弛和子宫颈扩张存在。其促成子宫内翻的因素有:
1、助产失误
助产者强拉附着子宫底部的胎盘脐带,此时如脐带坚韧不从胎盘上断裂,加上用力揿压松弛的子宫底就会发生子宫内翻。
2、脐带过短或缠绕
胎儿娩出过程中过度牵拉脐带也会造成子宫内翻。
3、先天性子宫发育不良或产妇过度衰弱
在产程中因咳嗽或第二产程用力屏气,腹压升高,也会造成子宫内翻。
4、产妇站立分娩
因胎儿体重对胎盘脐带的牵拉作用而引起子宫内翻。
5、其他
妊娠期高血压病时使用硫酸镁使子宫松弛,也会促使子宫内翻。植入性胎盘也会促使子宫内翻。
发病机制:
1、子宫壁薄弱,软弱无力,特别是子宫底部薄弱,抵抗各种向宫腔的力的能力差,常见于先天性子宫发育不良,双胎妊娠和病理性子宫内翻。
病理性子宫内翻通常是宫底部各种肿瘤通过直接侵犯或慢性压迫破坏周围子宫平滑肌,不断增大的肿瘤对肌壁产生慢性的向宫腔、宫颈甚至阴道的力,导致子宫内翻。
2、作用在子宫底部的压力或拉力导致子宫底部向宫腔陷入。
2.1、作用在子宫底部的压力不当通常见于胎儿娩出后,子宫处于松弛状态,胎盘尚未剥离,特别是位于宫底部胎盘。助产者用力向阴道方向按压子宫底部,导致子宫内翻。此种情况还见于子宫收缩乏力、宫腔积血,用力按压宫底时,导致子宫内翻。
2.2、作用于子宫底的拉力主要来源于脐带,常见于下述情况:第三产程子宫未收缩,胎盘未剥离,用力牵拉脐带;脐带过短或相对过短(脐绕颈或绕躯干或肢体),子宫未收缩而助娩胎儿;站立分娩或急产胎儿重力作用的牵拉。
3、子宫底部肌壁薄弱和(或)宫底部接受不恰当的压力或拉力是启动子宫内翻的机制,但部分子宫内翻后,子宫壁的收缩甚至痉挛性收缩是加重和维持导致子宫内翻的机制。
本病的主要合并症包括严重的疼痛、出血、感染和休克。
产妇
1、加强接生人员的训练,做好第3产程的处理,是预防子宫内翻的重要措施。
2、胎儿娩出后不要用力挤压子宫底或牵拉脐带,在施行人工剥离胎盘时,也应避免牵动子宫壁。
子宫内翻的主要原因为第三产程胎盘未剥离时用力牵拉脐带、按压宫底所致。提示正确处理第三产程是预防子宫内翻的关键。一旦诊断明确, 应立即手法复位。合并休克时,宜在抗休克的同时行子宫复位,不宜等待休克好转后再行复位,以免错过抢救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