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病理临床上较常见的乳腺结构不良、炎症、肿瘤的压迫造成,乳腺腺叶或小叶导管上皮脱落或其他物质阻塞导管以后,乳汁排出不畅而淤滞在导管内,致使导管扩张形成囊肿,囊肿可继发感染导致急性乳腺炎或乳腺脓肿,如果不继发感染可长期存在,囊内容物变稠,随时间的推移可使囊内水分吸收,而使囊肿变硬。
囊肿壁由薄层纤维组织构成,内面衬以很薄的上皮细胞层,有些地方甚至脱落,囊内为淡红色无定型结构物质及吞噬乳汁的泡沫样细胞,囊肿周围间质内可见多量的单核细胞、类上皮细胞、多核巨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还可见小导管扩张及哺乳期腺小叶组织。
1、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正确的喂奶方式。一般常用坐式、侧卧式、环抱式等。正确的喂奶姿势有利于防止乳头疾病的发生。根据婴儿需要随时哺乳。每次喂奶后应将乳汁排空。
2、哺乳时不要让孩子过度牵拉乳头,每次哺乳后,用手轻轻托起乳房按摩10分钟。
3、每日至少用温水洗浴乳房两次。这样不仅有利于乳房的清洁卫生,而且能增加悬韧带的弹性,从而防止乳房下垂。
4、乳罩选戴松紧合适。令其发挥最佳提托效果。
5、哺乳期不要过长。孩子满10个月,即应断奶。
6、注意婴儿口腔卫生。如有乳头破损,要停止喂奶并及时治疗。
7、坚持做俯卧撑等扩胸运动,促使胸肌肉发达有力,增强对乳房的支撑作用。
8、哺乳期妇女应注意休息,保持精神愉快,增强全身抵抗力,减少乳腺炎的发生。一旦发现乳腺炎要及时去医院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产后乳少的患者近几年在门诊中逐渐增多。专家表示,这些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并非真性乳少,而是乳管堵塞、乳汁排出不畅,中医排乳手法治疗可使患者乳汁量逐渐增多,达到哺乳的目的。
乳汁淤积、急性乳腺炎、产后乳少均为哺乳期妇女的常见疾病。而乳汁淤积则是急性乳腺炎的重要原因和早期临床表现之一。现代医学对急性乳腺炎的治疗原则是早期应用抗生素,脓成后切开引流。
中医认为,产后乳汁淤积是乳痈产生的直接病因,提出手法排乳的治疗原则。通过疏通乳络,清除乳汁淤积及乳孔堵塞,促进脓液的排出,使细菌无滋生环境的同时,增强局部血液循环,从而消炎止痛,发挥双重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