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手足口病和咽喉疱疹一样吗
手足口病和咽喉疱疹并不是一种疾病,只是它们有些症状相似而已。手足口病是一种以口腔和咽部黏膜、手掌、足底的疱疹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同样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咽部疱疹和发热为特征性表现的疾病即为疱疹性咽峡炎,其与手足口的区别主要是没有手掌或足底的疱疹。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A71型是最常与手足口病相关的血清型,也是大多数手足口病大暴发的元凶,重型手足口多为肠道病毒A71型感染。与疱疹性咽峡炎有关的主要肠道病毒血清型为柯萨奇病毒A1-6、8、10和22型。
2、手足口病的症状有哪些
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均可见到,以夏秋季较多,它的潜伏期是3—8日。发病初期先有发热、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像上呼吸道感染一样,有的孩子可能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以及后手、足的指及趾背部出现椭圆形或梭形的水泡,疱的周围有红晕水疱的液体清亮,水疱的长轴与皮纹是一致的。然后水疱的中心凹陷变黄、干燥、脱掉(脱屑)另外指、趾端有散在的比较坚硬的淡红色丘疹或者疱疹。同时在口腔里,如嘴唇、舌口腔粘膜、齿龈上也有散在的水疱,但口腔里的水疱很快破溃而形成灰白色的小点或灰白色的一层膜其周围有红晕,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的糜烂面。手足口病是由肠道感染引起的感染源为疱疹液、咽喉分泌物、粪便污染的手玩具、食具等。
3、引起手足口病的原因
3.1、常见托儿所或是公共场所人群密切接触传播。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巾、毛巾、玩具等物品。
3.2、喉咙分泌物(飞沫)传播。
3.3、饮用或食用被污染过的水和食物。
3.4、小儿不懂分辨,吃有病毒或苍蝇叮爬过的食物。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常见的肠道病毒中柯萨奇病毒是手足口病的元凶。此外柯萨奇病毒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
手足口病疱疹怎么治
1、消毒隔离
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宝宝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有条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减少人员进出宝宝房间,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2、饮食营养
如果在夏季得病,宝宝容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要适当补水和营养。宝宝宜卧床休息1周,多喝温开水。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宜给宝宝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3、口腔护理
宝宝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要保持宝宝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可将维生素B 2 粉剂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或涂鱼肝油,亦可口服维生素B 2 、维生素C,辅以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1、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病从口入。
2、避免与患儿接触,幼托机构发现病人,要采取隔离措施。
3、平时应加强体质锻炼。
4、调理脾胃,及早治疗食积。
5、加强监测,提高监测敏感性是控制本病流行的关键。及时采集合格标本,明确病原学诊断。
6、做好疫情报告,及时发现病人,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扩散。
7、托幼机构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8、被污染的日用品及食具等应消毒,患儿粪便及排泄物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9、流行时,做好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
10、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11、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
12、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曝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13.医院加强预诊,设立专门诊室,严防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