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管瘤的症状
毛细血管瘤:多发生于肛管或肛周皮肤,又称“葡萄酒色斑。”无痛,边界清楚,一般无包膜及管腔。瘤内有大片分化成熟、排列紧密的毛细血管,管壁菲薄,有一层内皮细胞及基底膜,无平滑肌细胞。多发于肛管及肛周皮肤。
海绵状血管瘤:多见,质软如海绵,压之退色或缩小,血管大壁薄,扁平状,此类分3型:多发静脉扩张型。由很多分立的、直径不超过1cm的小瘤组成。单纯息肉型。体积大,突入肠腔,常有溃疡、出血和阻塞直肠症状。播散扩张型。常在直肠,有的单发,有的多发,大小形状不等,常侵犯20~30cm肠段。幼年时发生症状严重。此类镜下可见壁薄、互相吻合、管腔大小不一、外形不规则的血管,多发于黏膜下层。
蔓状血管瘤:由口径大、壁薄、弯曲的血管构成,其中可为静脉,亦可为动脉,并有动静脉痿存在,局部常有局灶性黏液变。会阴及肛管偶可见到。
2、血管瘤临床治疗原则
早期干预。头面部、颈部等暴露部位的血管瘤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尽管多数的血管瘤仅仅表现为影响美观,而不会带来严重的功能障碍及并发症,但如能在增殖早期就有效控制病灶的增殖,势必使其对患者外观的破坏最小化,加速消退期的来临,在很大程度上缩短病程。
选择符合血管瘤发生机制的治疗方式。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和平阳霉素注射治疗都是针对较幼稚的新生内皮细胞,对于内皮增生的血管瘤效果较为理想;对于局限的头面部、会阴部、指(趾)关节等部位的血管瘤或其他治疗方法都很难奏效的血管瘤可进行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
治疗以实现正常皮肤色泽和质地为目标。
必要时可进行后期整形美容治疗。
3、血管瘤的治疗要区别对待
1岁以下的幼儿
对于1岁以下的幼儿,如果血管瘤生长迅速,瘤体面积不断增大,一般还是主张及早治疗。因为血管瘤的这种迅速生长会消耗大量的氧,导致血管瘤本身因为缺氧而坏死溃疡,引起组织的破坏,严重时甚至会使鼻、耳等器官穿孔。尽早治疗不但可以阻止血管瘤的生长,防止自发性溃疡的产生及器官(如眼、鼻等)的损害,还能促使血管瘤及早进入消退期。
1岁以上的孩子
对于那生长缓慢、瘤体面积不大的孩子,可持续观察,等到孩子1岁以后血管瘤仍无较明显的改变就会进入消退期,此时在血管瘤中部出现白色条纹,苍白区域渐渐扩大,瘤体逐渐缩小并缓慢消失,这一过程一般需要几年的时间。因此,这时候就可以动态观察,等待其自行消退,就不用急着治疗了。当然,如果此时希望它们退得快点,也可以给予一定的激光治疗。
1、先天性因素
一般情况下孩子血管瘤出现的原因多是先天性发育异常引发的,这种情况属于错构瘤,具有畸形和肿瘤的双重特性。是由胚胎期血管网增生所形成。在胚胎早期,原始血管是一种内皮细胞组成的管状物,它们在间质中形成一个致密的网,随着胚胎发育原始血管网逐渐分化成为与各器官和组织之间联系的许多血管丛。
2、女性的激素分泌
研究表明,血管瘤的出现病因与女性激素分泌有关系,专家指出:由于女性的自身因素,疾病会在月经期间或者妊娠期间快速形成并生长,或者机体发生感染后血管变形,肝细胞的病灶坏死导致血管增大、淤血堆置导致该病形成。
3、情绪低下
笑一笑,十年少,这对身体也有很好的帮助,但是由于面临过多的压力,人们很难不出现负面情绪,这也会引发血管瘤的出现,经长期的调查研究发现,长期生活在紧张、忧郁以及分愤怒等不良的生活情绪下会导致会血气滞留,容易引发病变,也是导致血管瘤的病发原因。
传统的血管瘤分类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
毛细血管型血管瘤:多见于婴幼儿期,发生在面部及口腔粘膜表浅部位。由增生的毛细血管组成,最常见是草莓状,微高出表面,色鲜红或紫红,边界清楚,压之可退色,称为草莓状毛细血管瘤。如不高出表面,呈大片平坦红色斑者称为葡萄酒斑。
海绵型血管瘤:见于面部及口腔粘膜深部,由扩大的静脉管或窦腔所构成。病变隆起于皮肤或粘膜表面,并向深部组织扩展,透过皮肤可见病变呈青蓝色,形状不规则,表面高低不平,柔软如海绵样,压之可缩小,压力去除后立即恢复原状,头低时增大。可摸及硬结状静脉石,穿刺可抽出血液。可累及颌骨,并可影响面容,引起面部畸形和功能障碍。
蔓状血管瘤:是动脉和静脉直接交通的脉管畸形,病变区皮下扩张血管呈蔓状迂曲,有明显搏动和震颤,听诊可有吹风样杂音,表面皮肤呈暗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