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是淋病奈瑟菌(简称淋球菌)引起的以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为主要表现的性传播疾病。其发病率居我国性传播疾病第二位。淋球菌为革兰阴性双球菌,离开人体不易生存,一般消毒剂容易将其杀灭。淋病多发生于性活跃的青年男女。
淋病主要是通过性交传播,而且传播速度快,感染后3~5天即可发病,所以淋病也是一种性传播疾病,同时它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需重点防治的乙类传染病。
2.1、病变形成
淋球菌侵入黏膜下层后继续增殖,约在36h内繁殖一代。通过其内毒素脂多糖、补体和IgM等协同作用,形成炎症反应,使黏膜红肿。同时,由于白细胞的聚集和死亡,上皮细胞的坏死与脱落,出现了脓液。腺体和隐窝开口处病变最为严重。
2.2、黏附
淋球菌菌毛上的特异性受体可与黏膜细胞相应部位结合;其外膜蛋白Ⅱ可介导黏附过程;它还可释放IgAl分解酶,抗拒细胞的排斥作用。这样,淋球菌与上皮细胞迅速黏和。微环境中的酸碱度、离子桥、疏水结构和性激素等也可促进黏附过程。
2.3、侵入与感染
淋球菌吸附于上皮细胞的微绒毛,其外膜蛋白I转移至细胞膜内,然后淋球菌被细胞吞噬而进入细胞内。淋球菌菌毛可吸附于精子上,可迅速上行到宫颈管。宫颈管的黏液可暂时阻止淋球菌至宫腔,而在宫颈的柱状上皮细胞内繁殖致病。淋球菌一旦侵入细胞,就开始增殖,并损伤上皮细胞。细胞溶解后释放淋球菌至黏膜下间隙,引起黏膜下层的感染。
淋病的男性患者病变部位多是在冠状沟、龟头、大腿根部等处。而且多数患者还会伴有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症状。该病后期的炎症还将波及膀胱、尿道引发尿痛、排尿困难,严重时还会有尿道瘤等。
淋病一般的症状表现还包括其他如全身不适、头晕头痛、发烧等,在患者受到外伤感染或免疫力低下时,也该症状会反复发作。复发后症状的持续时间比之于原发性淋病较轻,很少有全身症状,而且也不会出现淋巴结肿大,病程较短。
可用肉眼观察到淋病患者会有大小不等的水疱,并且很快就会在破裂后形成糜烂面,溃烂面还会渗出少许脓性物质。初次发病的患者在前三个月内,其病症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而且会在病发原处反复发作。
1、淋菌性咽炎
主要由于口--生殖器***所至。表现为咽部疼、灼热,吞咽困难。查体咽粘膜充血,扁桃体红肿,有脓性分泌物附于咽壁。咽分泌物涂片检查阳性。
2、淋菌性关节炎
血行播散所致。好发于膝、肘、腕等关节。初发为多发关节炎,后期为局限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局部肿胀,关节腔内积液,关节活动受限,实验室检查可确诊。该病常合并淋 菌性滑膜炎或淋菌性腱鞘炎。
3、淋菌性肛周炎
多见于女性,乃因淋菌性盆腔炎蔓延至肝周围所致。临床表现为突发性右上腹疼痛,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深呼吸)时疼痛加剧,伴全身症状,如发烧,恶心,周身不适,乏力倦怠等。触诊有右上腹的压痛、反跳痛、肌紧张,故多误诊为急性胆囊炎、胸膜炎或胃溃疡穿孔等。
1、个人如何做好淋病的预防:对于主要通过性接触而传播的性病,首先应避免与淋病患者或可疑带菌者发生性接触。应自觉抵制各种婚外性关系和不正当的性生活,做到自尊、自爱,尤其是对于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的艾滋病,做到这一点就显得尤为重要。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正确使用避孕套,对于淋病的预防也不一定有作用。
2、家庭隔离消毒也是淋病的预防中比较关键的一步:家庭成员中有患性病者,应严格隔离。分室、分床,盥洗及餐具饮具分开专用; 淋病患者的内衣、内裤要单洗,洗前最好先煮沸或用消毒剂消毒,或用饱和盐水浸泡消毒。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便前也要洗手。注意阴部卫生,可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每晚清洗1次,保持阴部干净清洁。应提醒密切接触性病患者的家庭成员,尤其是配偶,应到性病防治所检查、治疗,及时发现,防患于未然。淋病的预防要注意保护子女免受其害,尤其需要患者照顾的幼儿,更要隔离,要为子女准备一套专用的清洗外阴部的用具。这些都是淋病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