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炎与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其中以链球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如扁桃体炎、咽炎、猩红热、与丹毒等。冬春季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都可能引起肾炎。
病毒感染原因引起的肾小球肾炎,如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肝炎病毒、麻疹病毒、水痘病毒等,它们都可以引起肾脏病变。病毒可直接侵犯肾组织,也可以病毒为抗原引起免疫复合物肾炎。
寄生虫感染(如血吸虫)、原虫感染(如疟原虫)、花粉、蜂毒、重金属、恶性肿瘤、良性肿瘤等原因,都可以引起不同类型的肾小球肾炎。
疾病可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滤过膜损伤,导致肾病综合征。成人的2/3和大部分儿童肾病综合征为原发性,包括原发性肾小球肾病、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和急进性肾炎等。
慢性肾盂肾炎是指尿路感染病史超过1年并有肾盂、肾盏黏膜和间质纤维化瘢痕变形,或经治疗后仍有肾小管功能减退者。慢性肾盂肾炎在肾病理解剖上,除慢性间质性肾炎改变外,还必须有肾盂、肾盏炎症,纤维化和变形或肾盏内有脓液,且在病史或细菌学上有尿感证据,或静脉肾盂造影发现典型的慢性肾盂肾炎的改变,并在病史或尿菌学上有尿感证据。临床以女性多见。
慢性肾盂肾炎症状较急性期轻。有时可表现为无症状性菌尿。半数以上患者有急性肾盂肾炎既往史,实际上不是急性肾盂肾炎,而是慢性肾盂肾炎的首发症状。而后间断反复出现尿路刺激症状,一般较轻,不如急性肾盂肾炎明显,其后有乏力、低热、厌食及腰酸痛等症状,并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下尿路刺激症状。
急性发作时全身症状与急性肾盂肾炎相同,有发热、腰痛、腹痛、膀胱刺激症状。肾损害进展时,可有肾小管功能损害,如浓缩功能减退、低渗、低比重尿、夜尿增多及肾小管性酸中毒等。到晚期,可出现肾小球功能损害、氮质血症直至尿毒症。
如尿浓缩功能受损而出现多尿、夜尿,易发生脱水;肾小管重吸收钠的能力差而致低钠;可发生低或高血钾;可发生肾小管性酸中毒。上述肾小管功能损害往往比肾小球功能损害更为突出。
尿常规:可有间断性脓尿或血尿,急性发作时与急性肾盂肾炎的表现相同。
尿细胞计数:近年多应用1h尿细胞计数法,其评判标准:白细胞>30万/h为阳性,<20万/h为阴性,20万~30万/h需结合临床判断。
尿细菌学检查:可间歇出现真性细菌尿,急性发作时,与急性肾盂肾炎相同,尿培养多为阳性。
血常规: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可轻度降低,急性发作时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可增高。
肾功能检查:可出现持续肾功能损害:肾浓缩功能减退,如夜尿量增多,晨尿渗透压降低;酸化功能减退,如晨尿pH增高,尿HCO3-增多,尿NH4 减少等;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如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血尿素氮,肌酐增高等。
X线检查:KUB平片可显示一侧或双侧肾脏较正常为小,IVU可见两肾大小不等,外形凹凸不平,肾盏,肾盂可变形,有扩张,积水现象,肾实质变薄,有局灶的,粗糙的皮质瘢痕,伴有邻近肾小盏变钝或呈鼓槌状变形。
放射性核素扫描:可确定患者肾功能损害,显示患肾较小,动态扫描还可查出膀胱输尿管反流。
肾活检:光镜检查可见肾小管萎缩及瘢痕形成,间质可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急性发作时可有中性粒细胞浸润,肾小球可正常或轻度小球周围纤维化,如有长期高血压,则可见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硬化,肾小球囊内胶原沉着。
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2及维生素c的食物品,如西红柿、绿叶蔬菜、新鲜大枣、西瓜、心里美萝卜、黄瓜、西瓜、柑桔、猕猴桃和天然果汁等食品。
选用生物价高的蛋白质,如煮蛋清、鲜奶、精瘦肉等,以补充排泄损失。可饮用橘汁、西瓜汁、橙汁和菜汁等,以利尿消肿。
肾炎患者主要是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的饮食,注意海鲜、豆腐、动物肝脏、鸡蛋黄、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要吃,水肿者要限制水的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