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导读: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适当的饮食对于骨折病人的康复有积极的作用,民间有“以形补形”的说法,当然还为了补钙,人们认为骨折了要吃骨头汤,这说法有根据吗?到底骨折病人吃什么好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骨折病人必知的饮食原则
骨折创伤后,人体的消耗增加,此时摄入的营养必须要大于消耗,疾病才会有康复的可能。所以饮食总量要保证,饭菜要符合病人胃口,讲究色、香、味,胃口差的病人应少量多餐。创伤后机体出现一系列内分泌及代谢改变,合理及时的补充营养能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伤口迅速愈合和康复。
骨头的生长需要:胶原、钙、磷以及维生素C、D,这些都是是成骨要素,所以骨折了以后要重点补充这些物质,尤其是老年人。
1、高能量、高蛋白膳食:有助于恢复元气。但宜在骨折2周后食用。骨折初期还应以清淡饮食为宜。
2、维生素D:骨折后若一直在室内休养,晒不到太阳,容易缺乏致维生素D。因此骨折后要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肝脏、蛋黄等),并尽可能多晒些太阳。
3、维C: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有山楂、鲜枣、猕猴桃、草莓、桂圆、荔枝、柑橘等,蔬菜则有黄花苜蓿(草头)、辣椒、甜椒、油菜薹、花椰菜、抱子甘蓝(汤菜)、苦瓜、豆瓣菜、绿花菜、青苋菜等。
4、水:骨折后由于久坐不动,容易引发便秘,此时应多喝些水来保证肠道畅通。
补充维生素
骨折病人饮食早中后期各不同
骨折病人饮食上,还应根据骨折愈合的早、中、晚三个阶段有所区分,以促进血肿吸收或骨痂生成。
早期(1~2周):受伤部位瘀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此期治疗以活血化瘀、行气消散为主。饮食配合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热、油腻,尤不可过早施以肥腻滋补之品,如骨头汤、肥鸡、炖水鱼等。否则瘀血积滞,难以消散,必致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长迟缓,影响日后关节功能的恢复。
中期(2~4周):瘀肿大部分吸收,此期治疗以和营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续筋为主。饮食上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补充,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D,钙及蛋白质。
后期(5周以上):受伤5周以后,骨折部瘀肿基本吸收,已经开始有骨痂生长,此为骨折后期。治疗宜补,通过补益肝肾、气血,以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活络,使骨折部的邻近关节能自由灵活运动,恢复往日的功能。饮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谱可再配以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鹿筋汤、炖水鱼等。
骨折的病人饮食特别注意以下三点
1、忌盲目补充钙质。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原料,有人以为骨折以后多补充钙质能加速断骨的愈合。但科学研究发现,增加钙的摄入量并不加速断骨的愈合,而对于长期卧床的骨折病人,还有引起血钙增高的潜在危险,而同时伴有血磷降低。此是由于长期卧床,一方面抑制对钙的吸收利用,一方面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增加的结果。所以,对于骨折病人来说,身体中并不缺乏钙质,只要根据病情和按医生嘱咐,加强功能锻炼和尽早活动,就能促进骨对钙的吸收利用,加速断骨的愈合。尤其对于骨折后卧床期间的病人,盲目地补充钙质,并无裨益,还可能有害。
2、忌多吃肉骨头。有些人认为,骨折后多吃肉骨头,可使骨折早期愈合。其实不然,现代医学经过多次实践证明,骨折病人多吃肉骨头,非但不能早期愈合,反而会使骨折愈合时间推迟。究其原因,是因为受损伤后骨的再生,主要是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胶原的条件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而肉骨头的成份主要是磷和钙。若骨折后大量摄入,就会促使骨质内无机质成分增高,导致骨质内有机质的比例失调,所以,就会对骨折的早期愈合产生阻碍作用。但新鲜的肉骨头汤味道鲜美,有刺激食欲作用,少吃无妨。
忌多吃肉骨头
3、饮酒不可以活血。骨折后大量饮酒(包括药酒)活血,是人们习以为常的做法,其实这是错误的。由于酒类含有酒精,骨折后喝大量酒,能损害骨骼组织的新陈代谢,使其丧失生长发育和修复损伤的能力;酒精还能影响药物对骨骼的修复作用。因此,骨折后不宜用喝大量酒的方法来活血,否则对骨折的愈合不利。
骨折病人不宜服用哪些药?
骨折病人还要注意,在治疗和恢复阶段,一些药物是不适宜服用的。
1、解热镇痛类。如消炎痛、阿司匹林、扶他林等药物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起到止痛的作用。但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不利于骨折断端血管的再生。而且,此类药物在减轻炎症的同时,使血管扩张作用受到抑制,局部血流减少,组织缺氧,长期服用会造成骨折愈合延迟。
2、四环素类。迟缓骨骼生长,导致儿童骨骺和干骺端的骨小梁变形、断裂,发生局部的微细骨折。
3、皮质激素类。强的松龙、地塞米松等皮质激素类药物会直接影响骨骼的生长及损伤后的修复。长期服用,还可能导致全身性骨质疏松,甚至引起病理性骨折。在骨折愈合初期,如使用上述药物将使骨折断端的血肿吸收缓慢,血管再生、骨化等受到抑制,还可诱发血肿感染。
4、抗凝类。各种止血剂肝素,可降低凝血活酶浓度,使骨折端纤维蛋白合成减少,局部多糖降低,延缓骨折愈合。
5、环磷酰胺。该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有骨髓抑制引起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具有细胞毒性,可使骨骺软骨板的成骨细胞损伤,使其纵向生长受到限制,骨干抗弯强度减弱。
骨折患者家庭护理
患者做过石膏或夹板固定以后,最好在医院观察几天。如立即就回家的,要注意观察受伤肢体的末梢循环,每隔一两个小时看一次,看手指或脚趾有无发紫,询问病人有无肢端麻木。用指尖轻轻按压病人的指(趾)甲,如放松后很快充血红润,说明末梢循环良好,否则应警惕。试着扳动伤肢的手指或脚趾,看有无剧痛。如有这些症状,或发现皮肤起水泡、感觉减退,可立即自行解除石膏、夹板,并尽快到医院复诊,以防肢体坏死的严重后果。如有伤口,伤后三四天疼痛不见减轻,反而加重,并伴有发热,可能是感染,要及时到医院复查、换药。
骨折患者洗澡不便的,可改为擦浴。包石膏者,注意防止石膏沾水变软,失去固定作用。会阴附近的石膏,要防止尿液及粪便的污染,卧床和小儿患者尤其要当心。衬衣裤要经常更换,保持皮肤清洁。衣袖及裤管应肥大。也可根据伤情改制衣服,如将患侧裤管剪开,装上纽扣或拉链,可以顺利穿脱。两上肢骨折的病人,可将马甲剪成前后两半,用纽扣或系带扣扎,再套上长袖套。手指、脚趾血液供应差,寒冷季节作石膏固定后,可缝制棉手套或棉脚套保护。脱衣服时应先脱健侧,穿衣服时先穿患侧。
骨折患者应睡硬板床或绷紧的棕床,铺中等厚度的垫子,以利于维持石膏的形状。睡眠时带石膏翻身不便,家人应予协助。骨折患者一般都要抬高伤肢,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要点是提高整个伤肢超过心脏水平,末端高于近端。
关节固定时间久了,其内部、上下肌肉之间,以及肌腱周围可发生粘连,导致关节僵硬,活动不利。肌肉老是不动,也会萎缩,肢体慢慢变细、无力。为了减轻这种情况,骨折复位后4~5天,肿胀开始消退之际,就要开始功能锻炼。在伤情许可、不影响肢体固定的前提下,尽量活动身体未固定的每一部分。运动量和运动方式根据各人的身体情况和习惯而异。固定部位的肌肉可不时用劲、放松。这样虽不活动关节,却可增加肌肉力量,防止萎缩。病人自己,或由家人帮助,经常在固定部位的上下端做些轻柔的按摩,活动未固定的关节。一旦解除固定,即应抓紧时间,循序渐进地锻炼功能,将关节活动开来。起初关节比较僵硬,肌肉无力,伤在下肢的,为防止跌倒,要搀扶行走,以后可使用拐杖。锻炼时不能怕痛,注意持之以恒。
骨折患者家庭护理
科学合理的功能锻炼非常重要
骨折病人早期可适当活动健康肢体和伤肢肌肉,3周后可以做伤肢的关节运动。老年骨折病人运动不可过量,慢慢增加次数,离床活动时要有专人扶助,以防止跌倒。
其实,不管什么时候一旦发生活动性骨骼损伤,不应讳疾忌医,应及时前往专科就诊。常见的有骨关节炎、肌腱炎、颈肩腰腿痛、应力性骨折等。若出现经充分休息后仍然不能缓解的骨关节疼痛,应暂停运动,不要盲目自行涂搽药酒,以免拖延病情,造成不可逆的运动损伤。如有些羽毛球、网球爱好者冬季停练一段时间后,再作锻炼,容易患肩关节周围炎,肩关节上举、外展功能受严重影响,如不及时医治,最终可造成冻结肩,再即使通过手术等治疗,肩关节的功能可能会留有残障。
最后还要特别提醒骨折病人的朋友或者家人们的是:对他们来说,一份快乐愉悦的心情对疾病的早日痊愈同样特别重要,要鼓励他们到户外晒太阳,对不能下地的病人,如病情许可,可协助其坐推车或轮椅到户外,因为日光中的紫外线可间接促进肠道对钙、鳞的吸收,促进骨中的钙磷代谢,加速骨折修复,对不能到户外晒太阳的病人,要注意补充鱼肝油滴丸、钙剂、酸奶等。
合理的饮食、适当的锻炼还有愉快的心情是骨折病人快速康复的前提,为了快点好起来,一定要三管齐下哦,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