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文化 >> 保健学堂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谨防阴暑伤人
2015-08-20阅读:9385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几天前,老王睡觉时用风扇吹了一个晚上,第二天起床后就出现了头痛、流清涕、咽喉红肿……

几天前,老王睡觉时用风扇吹了一个晚上,第二天起床后就出现了头痛、流清涕、咽喉红肿、咳嗽等症状。开始以为是夏天体内“内火”太大,就随意买些药来吃。但用药后病情并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还发起低烧。在医院中医科,医生告诉老王,他其实是中了“阴暑”。

中暑是夏令季节常见病,中医学认为,伤暑有阴、阳之分,“动而得之者为阳暑”,我们平时所指的中暑大多指此。患者多因在烈日下劳作或长途行走,或长时间处在高温、通风不良、湿度较高的环境下而引发。人们对“阳暑”的预防较为重视,但对“阴暑”往往认识不足,正如《时病论》所说:“暑热逼人者,畏而可避,可避者犯之者少。阴寒袭人者,快而莫知。莫知则犯之者多,故病暑者,阴暑居其八九。”

“阴暑”发病多是因为夏日过于避热贪凉引起,即所谓“静而得之者为阴暑”。如夜间露宿室外,或坐卧于阴寒潮湿之地,或乘凉时间过长,或运动劳作后立即用冷水浇头冲身,或大量喝冷水或冰镇饮料,或睡眠时被电扇强风对吹,均可导致风、寒、湿邪侵袭机体而引发“阴暑”。明代大医张景岳指出:“阴暑者,因暑而受寒者也……故名阴暑。”换而言之,“阴暑”的致病原因不单纯是暑邪,而兼有寒和湿。因湿邪黏滞,故“阴暑”病程比较长,不像“阳暑”那样发病急骤且病势重。现代医学认为,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体力消耗大,抵抗力减弱,当遇到气候突然转凉或突然受到寒冷刺激后,病原微生物就会乘虚而入,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或呕吐腹泻,甚至造成口眼歪斜、诱发中风及半身瘫痪等“阴暑”病症。

预防“阴暑”要注意不能过于贪凉,不要露宿或通宵达旦地使用电扇、空调,节制生冷饮食,忌大汗之后冷水淋浴。一旦患阴暑,治疗宜用辛温解表之法,可选用中成药六一散、藿香正气丸(水)内服。或用中药香薷、桔梗、杏仁、陈皮、藿香、淡豆豉,水煎温服,每日两次。或选用香薷、厚朴、扁豆花、苏叶、佩兰、陈皮、茯苓,水煎温服,每日两次。头重如裹者,可加羌活、蔓荆子;寒邪犯胃,致胃气当降不降,症见腹部胀满、纳食不香者,加草豆蔻、法半夏、神曲。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