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文化 >> 保健学堂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切勿疏忽生活中过度检查的辐射
2016-06-27阅读:9455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辐射是随处可见的,似乎是脱离不了,但是专家提醒大家,千万不可忽视了生活当中,因为需要一些检查上的辐射。……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辐射是随处可见的,似乎是脱离不了,但是专家提醒大家,千万不可忽视了生活当中,因为需要一些检查上的辐射。日本福岛核电站因受地震、海啸袭击而导致放射性物质泄漏,核污染扩散严重。有关如何预防核辐射的手机短信、微博以及各种即时消息铺天盖地而来,足见人们对于日本核辐射的影响有多么在意。

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人们对核辐射如此敏感。这说明一点,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自我防护知识也迅速普及。但是,笔者要提醒的是,人们对日本核辐射如此敏感,而对日常生活中的辐射污染却往往疏忽大意,甚至漫不经心,而这种大意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过度的放射性检查。

如今随着医疗设施条件的改善,很多医院做CT、做胸透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只要患者要求,大多数医生都不会拒绝。并且,在进行放射性检查的时候,相关的防护设施、防护服等,不少医院准备得都不够充分。像笔者参加多次的体检,每年都有胸透检查,见到有些人不知道穿防护服,而医生也不提醒。

这里有笔者近日了解到的一组数据:每年个人受到自然环境的辐射约为3毫希伏;1次胸部CT检查就相当于1个人2年多接受的自然辐射量;而1次腹部、脊柱或全身CT的辐射量约为10毫希伏,是自然环境下3年的辐射总量。如果多次重复接受CT检查,辐射剂量和相应危害可以累加,癌症的发生率就可能增加。

不比不知道,原来在日常例行体检和疾病检查中,人们就可能陷入辐射过量的危险中,而这一切却完全可能是“过度检查”的结果,这不能不引起大家的警惕。毕竟不管是CT还是核磁,都只是检查手段,而不是治疗手段,检查本身并不能带来健康,过度检查却会伤害身体。

除了群众对医学的无知,也许“过度检查”、“过度治疗”等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在很多地方医院,有些患者没有必要进行放射性检查,而医院为了追求经济效益鼓励医生也为这些人开了检查单。有专家就指出,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目前国内的CT、核磁设备的人均配置量远高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构成诱导消费的情况,这些设备的过多使用都属于卫生资源浪费。

笔者近日还看到一篇介绍德国医生给患者做CT的报道,感觉就是“严谨”。在德国,医生是不会随便开出X光片检查单的。如果需要,在拍片前,医生会详细给患者介绍X光检查流程,然后亲自帮患者穿上厚重的铅防护服,将脖子、胸部、下身等部位都罩住,还要戴上防护头罩。这种一切“以患者为本”,处处保护患者利益和安全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以上,是专家们征对切勿疏忽生活中过度检查的辐射的解析,怎么样,你现在知道了吧。因此,对于带有放射性的医疗检查,笔者认为应该多一些专业审查,提高检查门槛。仅仅“患者要求做”是不行的,应该让第三方专家负责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判断,本着“能不做,就尽量不做”的原则,减少患者受辐射可能。更关键的是,医院和医生应该从“创收崇拜”中走出来,将患者的利益放在重要位置,对生命多些敬畏感,为群众提供最全面的健康保障。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