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夏季又要走到头了,秋季也意味着不远了。在这个入秋转季的时候,天气干燥少雨,人体水分体液会随着干燥的天气流失,所以秋燥时节……
夏季又要走到头了,秋季也意味着不远了。在这个入秋转季的时候,天气干燥少雨,人体水分体液会随着干燥的天气流失,所以秋燥时节更需防燥。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普及下什么是“秋燥”。
何谓“秋燥”
处暑期间人们往往有这种感觉,皮肤变得紧绷绷的,甚至起皮脱屑,毛发枯而无光泽,头皮屑增多,口唇干燥或裂口,鼻咽干得冒火,大便秘结,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秋燥”。因此,处暑时节自我保健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预防秋燥。
秋季防燥,要以养阴清燥、润肺生津为基本原则。在吃方面,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百合、杏仁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在坚持平衡膳食的前提下,应适当向能养阴、生津、性味甘润的食品倾斜。
具体说来,一是清热祛燥的粗粮杂豆类,如麦片、黄小米、玉米、绿豆、白芸豆等;二是当季的蔬果类,如萝卜、绿叶蔬菜、芋头、南瓜、黄瓜、梨、柿子、葡萄、柑橘、大枣、荸荠等;三是滋阴润燥的荤食类,如鸭肉、河鱼、河虾等;四是可适当饮食进补,一来可补充夏季耗损,二来可为抵御寒冬奠定基础。
但进食不可随意, 宜采取清补、单补之法,从缓、从少、从素,不宜过多过猛,切忌突然大补。在饮食上还应注意暖腹,慎食生冷之品,故西瓜、香瓜、菜瓜等宜适量少食。
秋季要多喝水,但如果我们只喝白开水,有时并不能完全抵御秋燥带给我们的负面效应,因为水分进入人体后,很快就会被蒸发或排泄出体外。这时,可以用“朝朝盐水,晚晚蜂蜜”的方法喝走秋燥。方法很简单,就是每天早上空腹喝一杯凉的盐水,晚上睡前喝一杯温的蜂蜜水。这样既能补充人体水分,还能防止因秋燥所引起的便秘, 是秋季养生防燥的好方法。
看完上述内容,如需了解更多季节性知识及应对方法,就请继续关注寻医问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