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会得风湿热
链球菌感染和免疫反应学说
风湿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但目前公认风湿热是由于甲族乙型链球菌咽部感染后,产生自身免疫性疾病。业已证实,人体组织和链球菌的某些结构有交叉抗原性,因此机体可错将链球菌误认为是“自体”,而不产生正常免疫反应将其清除;一旦机体免疫功能发生改变,链球菌作为抗原进入人体可产生相应抗体。
病毒感染学说
近年来有关学者对病毒感染学说较为关注,认为风湿热可能与柯萨奇B3、B4病毒感染有关,不少学者认为,病毒感染可能为链球菌感染创造条件,在风湿热发生过程中起诱因作用。
遗传因素
最近发现风湿热患者中有遗传标记存在,多数学者认为,遗传因素可作为易患因素之一,但同一家庭中多个成员的发病,最可能原因还是与生活环境相同和易于互相感染有关。
免疫功能因素
免疫功能状态的变化也可能参与风湿热的发生。在风湿热和风湿活动时常有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升高;血中虽有白细胞增多,但其吞噬能力降低,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结果显示淋巴细胞向原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表明有细胞免疫功能缺陷。此外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在本病病程中也很重要。
2、风湿热有哪些表现
风湿热好发于气候寒冷和潮湿地区,多侵犯儿童及青少年,冬春寒冷季节发病串较高。本病属中医学“痹证”的范畴。风湿热患者的临床表现:
发热:常呈中等不规则发热、往往伴大量出汗。
关节炎:典型者呈游走性、对称性的大关节炎,常累及肩、肘、腕、髋、膝、踝等处。关节出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但炎症消退后关节不遗留永久性畸形。
心脏炎:包括心内膜炎、心肌炎及心外膜炎。患者出现心前区不适、心动过速、心脏增大,第一心音减弱,重者可伴有舒张期奔马律及心力衰弱。
皮下小结:呈豌豆大小的结节、质硬、不痛。
环形红斑:为风湿病变侵及皮肤的结果,多见于四肢内侧和躯干部位。
舞蹈症:表现为四肢不自主无目的且不协调的动作,表明风湿炎症累及了中枢神经系统。
3、风湿热和风湿一样吗
风湿性关节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虽然仅有一字之差,但却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热的一种表现,是指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不明原因的慢性疼痛。
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症状多为关节疼痛、肿胀、发僵、活动不便,时轻时重,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发展到晚期则会导致骨关节强直、变形,患者终生致残,还可诱发心血管疾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自身免疫性疾病,虽不属于遗传性疾病,但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多发生于20--40岁女性。
风湿热和类风湿的区别还有就是,类风湿的病情会相对严重,所以为了预防类风湿关节炎残害身心,我们平常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只有强健体魄,才能提高病能力及防御风寒湿邪、侵袭的能力。
1、心脏几乎每一位风湿热病人的心脏都有所损害。轻度风湿患者的心脏损害可能会形成慢性风心病。急性风湿性心脏炎中心内膜,心肌,心包等均可形成全心炎,而以心肌炎和心内膜炎为最重要。
2、关节炎这也是由于风湿热的危害所引起的。风湿热患者的关节滑膜及周围组织水肿,滑膜下结缔组织中有粘液性变,纤维素样变及炎症细胞浸润,有时有不典型的风湿小体。由于渗出物中纤维素通常不多,易被吸收,一般不引起粘连。活动期过后并不产生关节强或畸形等后遗症。
3、风湿热的危害还会使得动脉病变,这时可累及动脉壁各层,促使动脉壁增厚,易导致血栓形成。这类风湿的危害症状多见于冠状动脉和肾、胰、肠系膜、肺和脑等部位的动脉。
1、中药治疗:根据“热者寒之”的治疗原则,风湿热总的治疗大法仍以清法为主线,再根据其病程中不同阶段的不同病因病机分别论治。或兼以疏风,或兼以解毒,或兼以化湿,或兼以散寒,或兼以凉血,或兼以化痰行瘀,或兼以滋阴,或兼以养血,或多法合而施之。
2、针灸疗法:由于风湿热关节损害多有红肿热痛,故只针不灸,手法以泻为主。取穴以循经为主,或取阿是穴,忌关节腔深刺强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