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脚对风湿热也是有点作用的,因为脚底穴位很多还可以起到活血的效果。
2.1、风湿热发病前或复发前1~4周,常有A组溶血性链球菌的上呼吸道感染史,这是我们常见的风湿热的病因。
2.2、患者的鼻咽部拭子培养,可获得A组溶血性链球菌。在风湿热的病因中,血清中各种链球菌抗体,如抗链球菌溶血素O及S抗链球菌激酶等抗体均有增加。
2.3、风湿热的流行季节及其分布地区,常与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疾病,如急性扁桃体炎、猩红热等的流行与分布有关。链球菌感染流行后,常继以风湿热发病率的增高。风湿热的病因中,两者在流行病学上甚为一致。
3.1、心脏炎
急性风湿热最特征的表现是心脏炎,是惟一的持续性器官损害,初次发作时,心肌、心内膜和心包膜均可累及,以心肌炎和心内膜炎最多见,亦可发生全心炎,发生率为40%~50%,一般起病1~2周内出现症状。
3.2、关节炎
见于75%初次发作患儿,侵犯大关节,以膝、踝、肘、腕多见,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可同时侵犯数个关节,或一个关节到另一个关节游走;关节炎最终消退不留畸形。
3.3、舞蹈病
也称Sydenham舞蹈病,表现为全身或部分肌肉的无目的的不自主快速运动,如伸舌歪嘴,挤眉弄眼,耸肩缩颈,言语障碍,书写困难,细微动作不协调,在兴奋或注意力集中时加剧,入睡后即可消失,伴肌无力,情绪不稳定;占风湿热患儿10%,常在其他症状后数月出现,如风湿热发作较轻,舞蹈病可能为首发症状。病程3个月左右。
1、南方湿热较重,如伴有湿热之象的患者,则不宜饮酒,因为酒性原本湿热,热重伤肝,湿重伤脾,如再浸入附子、川乌、细辛一类的热药,会加重内热和肿痛。
2、糖类及也要少食,因为此类食物久食多食容易损伤脾胃,导致痰湿的滋生,从而加重病情。
3、处于急性期有关节肿胀的患者,食盐用应比正常人少,因为盐摄入过多会造成水钠潴留,停滞于关节,更会加重关节的肿胀程度。
4、风湿热痹型忌食温燥伤阴食物。如生姜、大蒜、辣椒、花椒、八角、桂皮、洋葱、荔枝、狗肉 、羊肉、猪肝、猪肚等。
1、预防链球菌感染
对急性溶血性链球菌所引起的咽峡炎,扁桃体炎,淋巴结炎、中耳炎、上颌窦炎以及猩红热等应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常用足量青霉素治疗。每日两次肌肉注射,每次40~80万单位,一般应维持10~14天。炎症未完全消退或咽拭子培养持续阳性者,必要时可适当延长注射日期。如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磺胺嘧啶或红霉素等。
2、提高生活水平,改善居住环境
阴暗潮湿的环境容易让人感染风湿热,令关节和皮肤出现病变,严重时还可导致心脏畸形的后果。因此,预防风湿热应避免受冷、潮湿因地制宜地改善居住条件。
3、加强体格锻炼
加强体格锻炼,增强小儿抵抗力,提高抗病能力,防止呼吸道感染。像平时可以多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就可以达到锻炼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