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湿热痹关节游走怎么回事
1.1、关节周围韧带损伤膝关节韧带在膝关节微屈时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如果此时突然受到外力导致外翻或内翻,则有可能引起内侧或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会有明确的外伤史,膝关节疼痛、肿胀、瘀斑、活动受限。
1.2、软骨损伤主要是膝关节的半月板损伤,当膝关节微屈时,如果突然过度内旋伸膝或外旋伸膝(例如踢足球运动中,弯小腿转身踢球的动作),就有可能引起半月板撕裂。半月板损伤会有明显的膝部撕裂感,随即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走路跛行、关节活动时有弹响。
2、风湿热痹预防措施有哪些
2.1、风湿热或风湿性心脏病患儿,当拔牙或行其他手术时,术前、术后应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
2.2、链球菌细胞壁M蛋白质疫苗的研究,为开展预防风湿热的工作开辟了新的途径。其困难在于M蛋白质抗原血清型甚多,能致风湿热者多达70余种,只能根据本地区流行的链球菌M血清型菌株,制备相应多价疫苗用于本地区。
2.3、改善生活环境,注意卫生,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以增强抗病能力,减少链球菌咽峡炎的发生。
3、风湿热痹的治疗小偏方
3.1、泥炭疗法。将泥土块在火中烧成黑黄色,研成粉末与水调和,涂抹全身或患处,亦可将粉末倒入浴盆浴洗。这种疗法对风湿有显着疗效,在欧洲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其中德国就有近百个“沁炭医院”用泥炭疗法治疗风湿病。
3.2、苗蛊风湿丸采用苗族山区海风藤、宽筋藤、黑蚂蚁、丁公藤、石楠藤、鸡血藤、三七、蜈蚣、蝎子、蚂蟥等十几种名贵药材研制而成。主治类风湿、风湿、骨质增生。早晚餐后服用一小包,每天两小包。
3.3、砂浴疗法。在海滨、江河流域或西北沙漠地带,可采用砂浴疗法,即在天气炎热的夏天或三伏天,患者将患肢或全身埋置于烫热的砂中,起热敷作用,亦可通过发汗而祛。
1、发热:可分为低热、中等度发热、也可为高热,往往可表现为不规则的发热,一般无寒颤,抗生素无效,同时血沉快,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成人斯帝尔病、急性嗜中性发热性皮病、脂膜炎等均可以发热为首发症状。
2、不但是风湿热痹的主要症状,同时也是造成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最常见于关节及其结构的,躯干和肢体的见于内脏和神经系统病变。关节痛、颈肩痛、腰背痛、足跟痛往往是风湿热痹的主要表现,有时还伴有关节的肿胀。类风湿性关节炎常有对称性的关节肿痛,手指关节、腕关节尤为明显;强直性脊柱炎有腰背痛,休息时加深,可伴有足跟痛、红眼;风湿性多肌痛有颈肩痛、肢带肌的及肌无力。
3、雷诺氏征:见于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指(趾)端遇冷或情绪激动时出现发白,然后发紫、发红或伴有指(趾)真个麻痹,严峻的可有皮肤溃破。
1、抗生素的应用
抗生素的应用目的是消除链球菌感染治疗咽部炎症及扁桃体炎。青霉素仍热是最有效的杀菌剂。常用剂量为每日80万—160万单位,分2次肌内注射,儿童每月肌内注射40万单位;疗程为10~14天。以后用青霉素120万单位,儿童60万单位,肌内注射,3周1次。经此治疗,多数能控制并预防咽喉部感染。少数病人的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反复发作,以致成为慢性或迁延型风湿热,则可缩短长效青霉素的注射间隔为1~2周1次,至上呼吸道感染较稳定控制后,再维持3周1次;必要时可加用红霉素等;若遇到对青霉素耐药菌株,则可通过咽拭子培养找出敏感的抗生素。
2、抗风湿治疗
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物为非甾体类抗炎药,因肾上腺皮质激素有较多和较严重的副作用,除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效果不佳者可考虑用激素外,一般不用;有心脏炎和舞蹈病的病人,则应该用激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