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时令养生 >> 夏季养生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夏天吃火锅,吃火锅好吗
2017-06-07阅读:9679 学员编辑 收藏

文章目录

一、夏天吃火锅好吗
1. 夏天吃火锅好不好
2. 夏天吃火锅有什么好处
3. 夏天吃火锅不宜吃哪些菜
二、夏天吃火锅要注意什么
三、夏天吃火锅有什么禁忌

夏天吃火锅好吗

1、夏天吃火锅好不好

对于身体健康的人群来说,在夏季吃些火锅是可以的,但要注意适量。因为火锅燥辣,多吃会导致人体体内上火。

现在市面上的夏天火锅一般有三种。第一种是通过改良锅底,加入金银花、薄荷、野菊花之类的凉性中药材;第二种以羊蝎子为代表,声称食材用中药材加工,减少了燥热;第三种则是在火锅中增加了萝卜、白菜等寒性蔬菜,以达到去体热的作用。

夏天吃火锅好吗

虽然这些凉性的中药材会有一定的清凉祛热功效,但因为加的量只有一点,无法消除食用牛羊肉以后产生的燥热。同样,用中药材加工肉类或是配上寒性蔬菜,也只能起到杯水车薪的作用,因为大部分人一吃起火锅或羊蝎子,肉的摄入量肯定超标,肉吃得多了,很容易引起营养失衡,身体也会不舒服。

2、夏天吃火锅有什么好处

2.1、伏天宜进补

夏吃火锅,伏天进补,这个地道的餐饮习惯和朗口的民众俗语蕴涵着千百年来“夏季养生,夏治冬病”的中医哲理。

2.2、提神解疲乏

食用火锅时,会有大量的绿色蔬菜、豆腐、鸡蛋、瘦肉、鱼肉、鸡鸭、猪肝、茄子、黄瓜、苦瓜、冬瓜、竹笋、蒲公英……这些菜可刺激食欲、开胃、补脾胃、帮助消化。

2.3、健康营养无菌

夏季细菌容易繁殖传播,高温可杀死细菌。吃火锅时能始终保持菜肴的温度,而且食物的新鲜程度和卫生情况看得见,吃起来放心。

3、夏天吃火锅不宜吃哪些菜

3.1、高能量菜品

主要包括肥牛、肥羊、羊尾等,这类肉饱和脂肪含量高,能量高,过多食用容易造成能量过剩,增加肥胖风险。

3.2、高胆固醇菜品

主要包括猪脑、肥肠等内脏类。这类菜品虽然口感好,但胆固醇含量却高得惊人,过多食用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夏天吃火锅好吗

3.3、高盐分菜品

主要包括午餐肉、香肠、鱼丸、牛肉丸等加工肉制品,这些菜品在制作的过程中已经加入不少盐分和食品添加剂。吃火锅时,锅底、蘸料中也含有不少盐,如果再食用加工肉制品,很容易造成钠盐摄入过量。

3.4、水发产品

这类食品常被报道用“甲醛”、“火碱”等有毒化学品处理,长期食用会破坏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危害人体健康。

夏天吃火锅要注意什么

1、选择卫生条件好的餐厅

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期,吃火锅更需提防,最好选择卫生条件好的餐厅。

2、宜挑清汤底料

夏季阳气最盛,气候炎热,易失水分,酸汤或清汤火锅是不错的选择,微辣为宜。

3、素菜占70%

在寒冷的冬季,吃羊肉和肥牛能够御寒保暖,但在夏天吃这类食物却很容易导致上火,天热可以多点鱼肉等低脂肪食物。夏天吃火锅一定要少荤多素,蔬菜最好能占到70%以上。此外,还可以在火锅中加些豆腐,有一定的清热泻火作用。

4、锅底加些凉性食物

涮火锅时可在锅底里适当加入苦瓜、薄荷等平衡凉热,这样汤底煮起来既清凉又美味。如果不喜欢苦瓜的味道,适当加入冬瓜、麦冬等,也能起到清凉祛火的作用。或者放几片菊花瓣进去,这样不仅锅里有菊之芳香,还可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疏散风热。

夏天吃火锅有什么禁忌

1、忌烫食即吃

滚烫火锅的温度一般都超过口腔和舌部所能承受的温度,加上火锅和串串里面的佐料,长期刺激口腔很容易诱发疾病。因此,正确的吃法应该是从锅里捞起食材后,待其冷后再吃。

夏天吃火锅好吗

2、忌装得太满

有些人一个劲地往火锅卤汁中放原料,往往一放就是满满的一锅,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锅中下料过多,原料间互相挤压,很容易将一些质地极嫩的原料压烂压绒,造成巴底糊锅。

3、涮肉时间忌太短

涮肉时间太短最大危害是不能完全杀死肉片中的细菌和寄生虫虫卵。一般来讲,薄肉片在沸腾的锅中烫1分钟左右,肉的颜色由鲜红变为灰白,才可以吃。其他肉片要涮多长时间,要根据原料的大小而定,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一定要让食物熟透。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