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阳陵泉穴在哪里?阳陵泉穴的准确位置图。按摩阳陵泉穴有疏肝利胆、舒筋活络的作用。那么阳陵泉穴在哪里?阳陵泉穴的准确位置图,下面一起来看看。
阳陵泉穴在哪里
阳陵泉穴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该位于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稍前凹陷中。
穴名解析
阳,阳气也。陵,土堆也。泉,源源不断也。该穴名意指胆经的地部经水在此大量气化。本穴物质为膝阳关穴飞落下传的经水及胆经膝下部经脉上行而至的阳热之气,二气交会后,随胆经上扬的脾土尘埃吸湿后沉降于地,胆经上部经脉落下的经水亦渗入脾土之中,脾土固化于穴周,脾土中的水湿则大量气化,本穴如同脾土尘埃的堆积之场和脾气的生发之地,故名。阳陵名意与阳陵泉同。
阳陵泉穴的准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
采用仰卧位或侧卧位取穴,仰卧时对下肢微屈,在腓骨小头前下凹陷中取之。
穴位解剖
阳陵泉穴下皮肤、皮下组织、小腿深筋膜、腓骨长肌、腓骨短肌。有膝下外侧动、静脉。当腓总神经分为腓浅及腓深神经处。皮肤由腓肠外侧皮神经分布。腓总神经在窝上角由坐骨神经分离以后,沿着窝外侧壁到腓骨小头的后下方穿腓骨长肌,分为腓浅、深神经。腓浅神经的肌支支配腓骨长、短肌。
功用
阳陵泉有疏肝利胆、舒筋活络的作用。
主治
半身不遂,麻木,脚气,胁肋痛,口苦,呕吐,黄疸,小儿惊风,破伤风。
腰痛、膝盖疼痛、脚麻痹、消化不良、关节筋迟缓或痉挛肿痛、抽筋、麻痹、腰腿疲劳、胃溃疡、坐骨神经痛、胆囊炎、高血压、遗尿等。
穴位配伍
1、阳陵泉配环跳、风市、委中、悬钟,有活血通络,疏调经脉的作用,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
2、阳陵泉配阴陵泉、中脘,有和胃理气止痛的作用,主治胁肋痛。
3、阳陵泉配人中、中冲、太冲,有祛风镇静解痉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
操作方法
1、刺法
直刺或斜向下刺1~1.5寸;可灸。
2、灸法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临床运用
现代又多用阳陵泉治疗肝炎、胆囊炎、胆道蛔虫症、高血压、肋间神经痛、舞蹈病、坐骨神经痛、肩关节周围炎、下肢疼痛、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等。
穴位养生
1、用两手大拇指分别按压两小腿的阳陵泉穴。
2、两手掌心、掌根、指端一起用力,上下揉50下。防治膝关节炎、膝冷痛、鹤膝风、老寒腿、下肢不遂、瘫痪等。
文献摘要
1、《甲乙经》:胁下支满,呕吐逆,阳陵泉主之。
2、《铜人》:治膝伸不得屈,冷痹脚不仁,偏风半身不遂,脚冷无血色。
3、《大成》:主膝股内外廉不仁,偏风半身不遂,脚冷无血色,苦嗌中介然,头面肿。
4、《图翼》:主治偏风,半身不遂,足膝冷痹不仁,无血色,脚气筋挛。
以上就是阳陵泉穴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经络穴位,请继续关注小编中医养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