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泡丁香茶水喝能治胃炎
据《吉林中草药》中记载,丁香“消炎,镇咳,利水。治疚鸣喘嗽,心脏性浮肿”。丁香茶叶可以说是胃病克星,它里面含有丁香油和丁香酚能抑制幽门螺旋杆菌活性,起到灭菌的作用。另外,吃撑了、吃得太油腻时,泡点丁香茶叶喝也可快速缓解症状。
制作:取长白山丁香叶3~5克,投入杯中,冲入适量沸水,盖盖,静待5分钟后饮用。
另外一个食疗法也不错——桃仁猪肚粥
原料和制法:桃仁(去皮尖)、生地各10g,熟猪肚片、大枣各50g,料适量。将桃仁、生地取适量水煎取汁,加猪肚片、大米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味服食,每日1剂。
功效:可益气活血,养胃护胃。
2、炒枣泡水治胃炎
将大枣洗净,炒到外皮微黑,以不焦糊为准,一次可多炒一些备用,把炒好的枣掰开口,放杯子里开水冲泡,一次放三四个,可适量加糖,颜色变后服用,当茶饮用,对治疗老胃病有特效。
3、治疗胃炎的食疗偏方
3.1、花生米治风寒胃疼
有些人受冷风刺激后时常会惹起胃疼,可吃些炒熟、煮熟,甚至生的花生米,用不到100克,胃疼即可见轻消散。
3.2、治胃寒秘方
二锅头白酒50克,倒在茶盅里,打入一个鸡蛋,然后将酒点燃,酒烧干了鸡蛋也煮熟了,早晨空腹吃,轻者吃一至两次可愈,重者三至五次可愈。留心鸡蛋不可参加任何调料。
3.3、心里美萝卜水治胃炎
将心里美萝卜(青皮红心大萝卜)洗净切碎,煮成炎后放点糖趁热喝下去。
1、一般治疗
戒烟忌酒,避免使用损害胃黏膜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红霉素等,饮食宜规律,避免过热、过咸和辛辣食物,积极治疗慢性口、鼻、咽部感染病灶。
2、药物治疗
2.1、保护胃黏膜药常用的药物有胶体次枸橼酸铋(CBS)、硫糖铝、麦滋林-S、氢氧化铝凝胶、胃膜素等。
2.2、调整胃肠运动功能药物上腹饱胀用多潘立酮等。打嗝、腹胀或有反流现象为主者,可用胃动力药。
2.3、抗生素如果胃镜检查发现幽门螺杆菌阳性,应服用抗生素,克拉霉素、羟氨苄青霉素等,都有清除Hp的作用,一般可选用两种,常与胃黏膜保护剂和抑酸剂联合应用。
2.4、制酸剂常用的药物有碳酸氢钠、氢氧化镁、氢氧化铝凝胶等。
2.5、止痛药上腹疼痛较重者可口服阿托品、普鲁本辛、颠茄片或654-2,以减少胃酸分泌和缓解腹痛症状。
2.6、其他对症治疗药可用助消化药,如胰酶、酵母片、乳酶生、二甲硅油片等。如有反酸现象也可用抑酸药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防止胆汁反流可服铝碳酸镁、消胆胺以吸附胆汁;有呕血便血者,甲氰米胍口服。
急性应激性胃炎,原发疾病、外伤或烧伤通常掩盖了胃的症状。病人可感上腹部轻度不适。损伤后不久,胃内可出现红肿,并迅速发展为溃疡。若病人原发病迅速恢复,则胃炎和溃疡都会消失。若病因持续存在,则溃疡可变大并开始出血,通常发生在损伤后第2~第5天。出血使大便变为柏油样黑色、胃液变为红色,严重病例可引起血压下降,甚至是致命性大出血。
慢性胃炎,常见症状为反复腹痛、无明显规律性,疼痛经常于进食过程中或餐后加重,多数位于上腹部、脐周,轻者为间歇性隐痛或钝痛,严重者为剧烈绞痛。幼儿腹痛可仅表现不安和正常进食改变,年长儿症状似成人,多诉上腹痛,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继而影响营养状况及生长发育。胃黏膜糜烂出血者可出现呕血、黑便,压痛部位多在中上腹或脐周。
嗜酸细胞性胃炎,由于胃到十二指肠的出口狭窄或阻塞可致腹痛和呕吐。